彭孙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其中第三首的内容如下: 憩息忘为客,壶樽简送迎。 乱蛙成伎乐,行蚁悟身名。 花午平无影,池通曲有情。 始知丝竹外,空响自能清。 翻译: 1. 休息时忘记了自己是客人,壶和酒杯都简化了接待和送别。 2. 青蛙变成了乐队中的乐器,蚂蚁懂得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 3. 中午时分阳光明媚,花儿在水面上没有影子,池塘里的水流动着曲折的情感。 4. 开始知道,除了音乐之外
【诗句释义】: 方塘才一曲,人己谓清幽。 竹径难容暑,松阴可盖楼。 獭巢欹岸脚,虎刺冠山头。 尚未能逃世,聊为尽日留。 【译文】: 刚刚只有一弯小河,人们就说它是清幽的。 竹子小径难以承受夏天的炎热,松树的阴凉可以遮盖楼台。 獭鼠在岸边筑窝,老虎刺在山上立起尖角。 我还没有能力逃避世间的纷扰,暂且在这里度过一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朱侍御远人楼望紫云秦驻丰硖诸山时所写
【注释】 野园:乡村园林。宁使径苔湮,宁可让小路上的小草长满了,不使它被踩平。径:小路。苔:小草。湮:埋没。 流云:飘流的云彩。似远人,好像远行的游子一样。 桐生青粒细:新栽的梧桐树长出嫩芽来,像一粒粒青色的小粒。桐:梧桐树。青粒:嫩芽。粒:小粒。 紫薇:指紫藤花。亲:接近、相依。 荒庭寂,群山吾四邻,荒凉的庭院里没有声音,群山是我的邻居。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
注释: 岂是我不想隐居,空山之中是我的故林。 谁愿意和我在深谷中躺卧,却有着像白云那样清高的心志。 涧边寒冷知道泉水的品质,微风轻拂等待竹子的吟唱。 萧斋的残夜中细雨飘洒,静穆中显露出我的幽雅胸怀。 译文: 难道我不向往隐居的生活,那空寂的山林就是我自己的树林。 谁能和我一同在山间隐居呢,但我确实有像白云一样淡泊的心志。 涧水寒冷才知道泉水的甘甜,微风吹拂就知道竹子的清香。
【注释】 登朱侍御远人楼望紫云秦驻丰硖诸山四首 其四 《文苑英华·郊庙歌辞下》:《望紫云山》,唐·王建诗:“紫云山上紫云家,紫云山下紫云花。若到紫云山里住,花间茅屋是我家。” “紫云”即紫云山,在今陕西户县西南。 此诗为唐代诗人王建的《登朱侍御远人楼望紫云秦驻丰硖诸山四首》之一。 译文: 周围的云气缭绕,难分远近山峦。 草丛花香,花朵外露,水纹阑折。 睡蝶扑面舞飞,眠荷挡住鲤鱼游归。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全面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要求,仔细辨析正误,看是否符合题意。 此题中,“黯淡悲吟坐,墙蕉过午阴。好怀常念友,独客易闻砧。残月催钟上,孤萤鉴烛深。振衣中夜立,虫语亦关心”,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怀。 首先看第一句:“黯淡悲吟坐”中的“黯淡”、“悲吟”写出了作者心境的凄凉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兰草和井字、茶臼和山城等物品,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句“岁晏谁相与”点明时当暮秋,诗人独自在寒风中徘徊;“同心可结盟”暗含诗人与友人志同道合的志向;“梧床飞井字”以井字作比,写兰草生长茂盛;“茶臼捣山城”,以捣衣声代写山城生活之乐;“细草新文秀”,形容新近长成的茅草,青翠可爱;“幽栖古研贞”,用古研象征隐士的清高品格
《种兰其二》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独自欣赏清绝的景色,并由此产生了许多感慨和思考。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独特的意象和意境。 注释: - 幽事逢清绝:幽静的事情遇到了清新、清澈的景象。 - 山泥买涧云:用山上的泥土买来云雾。 - 疏烟医鹤瘦:淡淡的烟雾治疗着鹤的消瘦。 - 饮露觉蝉醺:喝着露水感觉蝉好像醉了。 - 采秀人过澧:采摘美丽的花朵的人路过澧水。 - 玄言客对殷
逃暑宜耽病,诗禅坐未枯。 注释:避暑时应该沉溺于疾病之中,诗禅的修行尚未枯竭。 研山巢瓦鹊,竹霤啸庭鼯。 注释:在山上研磨诗句,模仿着瓦上鹊巢的样子;庭院里竹叶上的水珠滴落,仿佛是山林间的野兽在发出呼啸声。 著述群言晚,琴尊万事孤。 注释:我致力于创作各种论述,但已到了晚年。我弹琴饮酒,却只能独自一个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诸子的书简,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首联“逃暑宜耽病
【注释】: 1. 种兰其十:指《种兰》诗的第十首。种兰:一种古代文人雅士喜爱的植物,这里指兰花。 2. 寡嗜高无累:“寡嗜”指少嗜好、不贪欲,“高无累”即不受世俗之累,清心寡欲。 3. 尘氛澹若无:意谓世间纷扰如尘埃一般淡漠,仿佛不存在一样。 4. 清严辞众卉(huì):言辞清新严肃,与众花相比。 5. 萧散寄灵樗(cū):比喻自己超脱物外,寄托于灵树。 6. 虎刺花如雪:形容梅花开得如同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