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注释】: 把酒时一醉: 把,拿起;把,持杯。把酒:持杯饮酒。时:时常。一醉: 一次喝个够。 好山当我前: 好,美好的。山,山峦。当,挡。我前:挡在我的前面。我,作者自己。前,前面。 三川正龙斗: 三川,指四川的岷江、嘉陵江、涪江三条江河。龙斗:龙争虎斗,形容江河中水势汹涌澎湃。 八口寄渔船:八口,泛指八口之家。八口,一家有八个成员。寄:寄居,居住。渔船,渔舟。 日脚收残雨: 收,收起;残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思想情感的能力。 (1) “避地村居十首 其三”“风泉围灌木,薄暮更清幽”:意思是说,在山中躲避战乱的时候,四周是茂盛的灌木丛,傍晚时更加幽静,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避地”,避世隐居,远离尘嚣。“风泉”,“水声”,这里指涧流。“灌木”,形容草木丛生的景象;“薄暮”,天色已晚;“更清幽”,更加寂静幽雅。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描绘得生动传神。 (2)
【注释】 登清凉寺山麓:登上清凉寺的山麓。清凉寺,位于今江苏南京栖霞山南麓,南朝梁武帝时创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独行临古刹:我一个人行走在古老的寺庙旁边。 一览望高城:远远地看到一座高大的城市。一览,一眼看见。高城,指高大的城市,也泛指大城市。 钟磬下方寂,云林百变生:寺院里寂静无声,云雾缭绕的树林千姿百态。钟磬:佛教中用来报时、礼拜、祭祀等的响器。方寂,寂静。下,音同“xià”。
晚过西掖门 寻春归骑缓,落日掖门长。 御柳摇青璅,官莺出苑墙。 江淮闻羽檄,台阁罢封章。 向夕笙歌发,宸游在未央。 注释: 1. 寻春归骑缓:寻找春天的归来,骑着马慢慢前行。 2. 落日掖门长:夕阳下的皇宫大门格外显得长长地延伸出去。 3. 御柳摇青璅:御园中的柳树随风摇曳着绿色的枝条。 4. 官莺出苑墙:官家的黄莺从宫殿的围墙里飞出来。 5. 江淮闻羽檄:在长江、淮河两地听到紧急的军事文书。
避地村居十首其六 避世吾安适,卑栖俗颇宜。 鱼竿惊野獭,蝶粉触游丝。 村落无官长,邻翁解赋诗。 遥闻天北狩,流涕问安危。 注释: ①避世:避开社会纷扰。 ②卑栖:低处栖息,这里指隐居生活。 ③渔竿:打鱼用的竹竿。 ④野獭:一种水生哺乳动物,生活在河湖附近。 ⑤游丝:蜘蛛等昆虫吐出的细丝,随风飘荡,可以随风传讯。 ⑥天北狩:传说黄帝曾在北方狩猎。 赏析:
乌臼溪桥路,言寻隐士家。 三春鸣布谷,五月采菰麻。 水碓晴生菌,牵牛晚着花。 旌旗遍南国,永夜起悲笳。 注释: 1. 乌臼溪桥路:指的是通往隐居之地的道路,乌臼溪是一条小溪,桥是连接两岸的石桥。 2. 言寻隐士家:表示要去寻找隐居的地方,寻找隐士。 3. 三春鸣布谷:春天是布谷鸟叫声最热闹的时候,这里指的是春天的布谷鸟叫声。 4. 五月采菰麻:五月是采摘菰麻的季节,菰麻是古代一种重要的农作物。
【注释】 1、避地村居:在乡间定居。 2、策杖信所适:拄着手杖,随意漫游。 3、看云归每迟:《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秋风伍员渡:伍员(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名胥,字子胥。他过江时被吴王夫差追杀而投江自尽。 5、鲍郎祠:指吴王夫差为纪念伍子胥而建的祠堂。 6、竹瓦鸣松鼠:屋檐下竹叶上停着许多松鼠,它们互相追逐玩耍。 7、鱼罾立鹭鸶:渔人用网捕鱼
【注释】: 1. 水国:即水乡。2. 经秋雨:秋天的雨水,即秋雨。3. 秦溪尽日流:秦溪的水一直流到天黑。4. 沙雁没:沙洲上的大雁飞走了。5. 孤月曙萤收:只有月亮和萤火虫还在发光。6. 兵火:战乱之火。7. 明:照亮。8. 村桥:小村庄的桥。9. 阂:阻挡,阻碍。10. 畏闻:听说。11. 理乱:治理混乱。12. 高枕:枕着高枕头睡觉。13. 汀洲:小洲。 【赏析】:
下面是对该诗句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中关键词: 1. 泽国三秋候 - “泽国”可能指的是一个被水包围的地区,“三秋”指的是一年中的第三个秋天,这可能暗示着该地区经历了长时间的雨季。 2. 神州一壑馀 - “神州”可能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广阔领土,“一壑”可能指的是山谷,“馀”意味着还剩下或剩余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这个地区仍然有未被雨水完全冲刷的山谷。 3. 积阴蒸岳渎 -
避地村居十首 其五 官道无行客,空原只晚晴。鱼龙横大海,吴越隐孤城。 较雨农书验,为渔世网轻。无烦故人问,牧竖久藏名。 注释: 官道:指通往官府的道路,这里指官道上没有行人行走,显得冷清。 空原:指空旷的原野。晚晴:傍晚的晴空。 鱼龙:泛指鱼类和龙类。横:纵横交错。 吴越:泛指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 较雨农书:比较雨水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书:农业方面的书籍。 为渔世网:比喻捕鱼时使用的网。 牧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