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臼溪桥路,言寻隐士家。
三春鸣布谷,五月采菰麻。
水碓晴生菌,牵牛晚着花。
旌旗遍南国,永夜起悲笳。
乌臼溪桥路,言寻隐士家。
三春鸣布谷,五月采菰麻。
水碓晴生菌,牵牛晚着花。
旌旗遍南国,永夜起悲笳。
注释:
- 乌臼溪桥路:指的是通往隐居之地的道路,乌臼溪是一条小溪,桥是连接两岸的石桥。
- 言寻隐士家:表示要去寻找隐居的地方,寻找隐士。
- 三春鸣布谷:春天是布谷鸟叫声最热闹的时候,这里指的是春天的布谷鸟叫声。
- 五月采菰麻:五月是采摘菰麻的季节,菰麻是古代一种重要的农作物。
- 水碓晴生菌:水碓是古代用于捣碎谷物的工具,晴是晴朗的天气,菌是真菌的一种,这里指的是在晴朗的天气里,水碓里生长出真菌。
- 牵牛晚着花:牵牛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植物,晚上开花。
- 旌旗遍南国:旌旗是指在军队中用来指挥和标识的标志,遍南国是指飘扬在南方各地。
- 永夜起悲笳:悲笳是古代战争中发出的声音,夜晚吹起悲笳,表示哀悼或怀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乌臼溪桥路上寻找隐居之处的场景,以及他在春天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夏天采摘菰麻,秋天看到水碓里长出真菌,冬天看到牵牛晚开花,最后在夜晚听到悲笳声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歌中的关键词“避地村居”、“隐士家”、“布谷鸟”、“菰麻”、“水碓”、“牵牛”、“旌旗”等都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