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斋居同野衲,浴佛此佳辰。 - 斋居:指在家休息的日子。 - 同野衲:与野衲一同。野衲,通常指不拘小节、朴素自然的僧人或修行者。 - 浴佛日:佛教中纪念佛陀诞生的日子,称为“浴佛节”,是一个重要的宗教节日。 - 佳辰:美好的时光或时刻。 2. 水观知鱼动,池光受雨新。 - 水观:从水中观察事物。 - 知鱼动:知道鱼儿游动。 - 池光:池中的水光。 - 受雨新
诗句原文: 一入松陵道,烟波四望明。 帆行风脚正,人坐水车平。 断岸分吴越,鸣鸠各雨晴。 长桥千步月,肯复照荒城。 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一入松陵道,烟波四望明。”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首次步入松陵道时的景象,四周被烟雾和波涛环绕,视野极为开阔明亮。这里的“烟波”可能象征着一种朦胧的美,而“四望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新环境的新鲜感受和对自然的敬畏。 - 赏析
诗句原文: 独雁天南渡,孤城水北流。 谈深重秉烛,惜别更停舟。 去住风前柳,行藏海上鸥。 云山从此去,几日到江州。 译文注释: 独雁天南渡,孤城水北流。 孤独的大雁向南飞翔,孤城的水流向北流淌。 谈深重秉烛,惜别更停舟。 深夜里,他深深地谈论着,为了不让自己伤感,他停下了船。 去住风前柳,行藏海上鸥。 无论去哪里,风中的柳树都在挥手告别;无论去哪里,海里的海鸥都在自由自在地游动。 云山从此去
这首诗是王勃为告别弟弟们而作。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们的深情厚谊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忧伤。 万里虔中道,大江东更西。 河梁木叶下,原上脊令啼。 兄弟嗟离别,关山尚鼓鼙。 何时对池草,归掩故园扉。 注释: - 虔中道:虔州(今江西赣州)至长安的道路,即“万里”之意。 - 大江东更西:指江水从东向西流去,暗指作者即将离开故乡。 - 河梁木叶下:指送行之时河边的树木叶子落下来
【注释】: 1. 皇都:指京城长安。 2. 禁园:皇帝的花园,也泛指皇家园林。 3. 塞马:指从塞北飞来的马。 4. 出御墙:出自皇宫的围墙。 5. 梁:古国名。 6. 蜀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相传春秋末年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啼声凄厉,所以叫子规。 7. 曾忆金门对:指过去在长安城东面的金光门外见过面的事。 8. 垂衣:指代帝王不用亲自处理政事,可以高枕无忧。 【赏析】:
【诗句解释】 舟行杂诗十首自就李出吴关抵扬子津 其七: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自己乘船,由吴门(今江苏苏州)到扬州(扬子津)。作者在船上写下了这组杂诗,共十首。 阳羡荆溪路,河流碧似苔。——阳羡:地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市。荆溪:一条流经宜兴的河流。阳羡荆溪路,意思是从阳羡(今宜兴市)出发,经过荆溪河。碧如苔:指河水清澈碧绿。 盆兰丛牖户,沙砾范樽罍(lán jù fàn jué)。——牖户:窗和门。范
【注释】芜关:地名,今属安徽省。信宿:住宿一晚。茅檐:茅草屋的屋檐。㩁政:治理政务。弘羊:西汉人桑弘羊曾为盐铁官,故称。流民:指流离失所的百姓。硕鼠:指剥削农民的人。长年:一年到头。月忌:按迷信说法,每月初一忌出行。风角:指天文现象。占:占卜。牛斗:即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其位置可预示天气,这里用以代指月亮。蟾(chán):月亮。 【译文】芜关聊作停留,访民问俗,寻访茅屋。 治政如桑弘羊
注释: 蘋末凉风起,林端秋色残。 萍末指水中的植物,这里用来比喻落叶。苹末凉风起,林端秋色残。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秋风拂过水面,落叶飘零,林中的树木也渐渐失去了生机。 骚人悲杜若,童子折幽兰。 骚人指的是古代诗人,他们因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而悲伤。杜若和幽兰都是古代诗人喜欢吟咏的植物,它们在秋天凋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这里用“骚人”和“童子”来代表不同的人群,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哀愁之情。
【注释】 丹阳:今江苏省镇江市。吴门:指南京城,因三国时孙权曾建都于石头城,故称。“马迹”句:意思是说马儿踏过的地方,仿佛留下了马蹄印迹。“江流”句:意思是说江水映照着酒色,浑浑然如酒一般。“雨馀”句:意思是说雨后高岸断处,天色已暗淡;日头隐没在城墙之间,黄昏的景色十分黯淡。“伏枕”句:意思是说星河沉入地平线,低矮的萤火虫飞入草根。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出使吴地途中,是一首纪行诗。
【注释】 吴趋:即“吴趋”,吴地的街巷。 津亭:渡口旁的亭子,这里借指吴趋里的渡口。 石湖:太湖的别名,在苏州西南。 清歌:歌声清亮悦耳。 微雨:细雨。 弦月:月亮如钩。 西去客:指远离故乡的人。 鹃:一种鸟类,其叫声凄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唐代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秋天从苏州返回扬州途中所作。首句“舟行杂诗十首自就李出吴关抵扬子津”表明这是一首纪游之作。第二句“旧日吴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