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吊黄谷·其一》是明朝诗人彭孙贻的作品,诗中描述了一位曾经显赫一时的官员离世之后,无人知晓他昔日的身份和地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一代黄公去 - 黄公:古代对有地位的人的称呼,这里指的是一位曾显赫一时的人物。 - 去:离开、去世。 - 无人识故侯:过去有人认识他的侯爵身份,但现在已经没有人记得了。 2. 囊钱浮白尽 - 囊钱:装满钱财的钱袋。 - 浮白:指饮酒至醉
七夕雷雨 残暑惊雷后,高斋灌木傍。 山城依节物,秋思改衣裳。 河鹊惊檐坠,蛛丝胃雨长。 疏灯照双电,牛斗夜苍苍。 译文: 残暑之后的惊雷,在高高的书房里听到;旁边是茂盛的灌木丛。 山城的节日景象,与秋天的景色相似;思念之情随着季节改变衣裳。 河上的喜鹊因为惊吓而坠落,蜘蛛网承受着连绵不断的春雨。 微弱的灯光照亮了一对鸳鸯,夜色中牛郎织女遥相望着。 注释: 1. 残暑惊雷后:表示炎热的夏天结束
不寐 不寐夜何永,角声霜满天。 邻鸡摇旅梦,山鼠搅愁眠。 群动晨钟外,归舟宿鹭边。 悠悠论身事,愧负主人贤。 注释: 1. 不寐:失眠,睡不着。 2. 不寐夜何永:夜晚为何如此漫长,无法入睡。 3. 角声霜满天:听到远处牛角号的声音在寒冷的夜空中回荡,仿佛是满天的霜雪。 4. 邻鸡摇旅梦:邻居家的公鸡在凌晨时分打鸣,惊醒了我正在梦中飘浮的旅人。 5. 山鼠搅愁眠:山林里的老鼠在夜里吵闹
【注释】 1. 南宫:即南岳衡山,在湖南。道院:指道士修行的场所。 2. 琳宫:美玉制成的宫殿。 3. 得句:得到佳句。 4. 开门:打开门。 5. 啄木:古时的一种木工技艺,用小锤敲击木料,使之发出声响,以测其内部空洞或腐朽的程度。 6. 八公: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入南岳衡山道院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早晨行至雾气朦胧中,穿过琳宫幽径。颔联写走进道院,但见门外落叶纷飞
诗句释义 1 春尽草木长:春天结束,万物生长。"春尽"暗示着季节的更迭。 2. 夕阳钟磬微:夕阳西下,钟声和磬声轻轻响起。这里的"微"字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3. 无言花自落:花儿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然凋谢。"无言"强调了自然的无声无息和无需言语的自然法则。 4. 不住鸟还飞:鸟儿在没有受到干扰的情况下自由地飞翔。"不住"表达了一种持续不断的状态,与前一句形成对比
【注释】 去去辞乡国,行行出海湄:辞别故乡国家,一路上要渡海。 舣舟买臣墓,酹剑伍胥祠:停船在伍子胥的墓前祭酒,并把剑放在伍子胥祠里。 只尺人分手,初三月似眉:只有一尺长的人分别了,月亮像眉毛一样弯。 寻常往还地,此别独凄其:平常往来的地方,这次离别格外使人感到凄凉。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00年),诗人由吴门至扬子津,泛舟长江,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组杂诗。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蒜山戏题” - 注释: “蒜山”指的是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紫金山,因山上有蒜地而得名。“戏题”表示在这里随意题写。 - 译文: 在蒜山上随意题写。 第二句:“拔薤孤峰起,青青独自看。” - 注释: “薤”是一种植物,这里指葱或大蒜,“拔薤”即采摘。“孤峰起”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青青”描述草木颜色鲜绿。“独自看”表达诗人独自欣赏的景象。 - 译文: 在蒜山上
吊黄谷 其二 天南流落客,异域久来游。 白首诸侯老,丹青万象收。 知心一道子,绝笔付僧繇。 流寓他年传,何人志故丘。 译文: 我是一位在南方流浪的游子,已经很久没有回故乡了。 白发苍苍的诸侯已经老了,他的一生都在画中度过。 我的知己是一个道士,他的画作被人们称为“丹青万象”。 我的画作将被后人流传,但是我却没有留下自己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总结
开家河 十里云阳路,重城枕浊流。 网车栖水鹤,翁仲立沙鸥。 地狭江潮怒,厓倾马迹留。 此行罹世难,归计任沧洲。 译文: 在云阳路,有一条十里长的河流,重镇位于河岸边。 网车停在水中休息,水鸟栖息其中;老翁仲雕像矗立在沙滩上,与海鸥相映成趣。 由于地势狭窄,长江的潮水汹涌激荡;悬崖倾覆,留下了马行走的痕迹。 因为这次旅行遭遇了世界性的灾难,所以我的返乡之路任凭命运安排。 注释: 1. 云阳路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斋居同野衲,浴佛此佳辰。 - 斋居:指在家休息的日子。 - 同野衲:与野衲一同。野衲,通常指不拘小节、朴素自然的僧人或修行者。 - 浴佛日:佛教中纪念佛陀诞生的日子,称为“浴佛节”,是一个重要的宗教节日。 - 佳辰:美好的时光或时刻。 2. 水观知鱼动,池光受雨新。 - 水观:从水中观察事物。 - 知鱼动:知道鱼儿游动。 - 池光:池中的水光。 - 受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