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辞乡国,行行出海湄。
舣舟买臣墓,酹剑伍胥祠。
只尺人分手,初三月似眉。
寻常往还地,此别独凄其。

【注释】

去去辞乡国,行行出海湄:辞别故乡国家,一路上要渡海。

舣舟买臣墓,酹剑伍胥祠:停船在伍子胥的墓前祭酒,并把剑放在伍子胥祠里。

只尺人分手,初三月似眉:只有一尺长的人分别了,月亮像眉毛一样弯。

寻常往还地,此别独凄其:平常往来的地方,这次离别格外使人感到凄凉。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00年),诗人由吴门至扬子津,泛舟长江,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组杂诗。

第一首写辞别故乡国家的情状。起句“去去辞乡国”,直抒胸臆。诗人想到自己离开故乡,不禁黯然神伤。“行行出海湄”,进一步抒发了这种感情。“去”字,“行”字,都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依恋。“海湄”是水边的意思,这里借以表示故乡之近,而自己远离之远。“去”字、“行”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行程,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二首写停泊船时的情景。“舣舟买臣墓”,点明停泊之地。这是诗人在江上漂泊时的一个具体地点。“买臣墓”,指西汉大臣买仲舒(字君卿)的坟墓,买仲舒曾任楚相,为汉宣帝立下汗马功劳,却因此获罪,受尽屈辱。他死后,被葬在长江边。诗人停船于此,触景生情,想起买臣生前的遭遇来,不由得悲从中来。“酹剑伍胥祠”,则点明停泊的原因。伍子胥,春秋末年楚国名将,因不满楚王被诬陷杀父兄,逃亡到吴国,帮助阖闾打败楚国,建立霸业。后来,吴王夫差听信奸臣谗言,赐子胥宝剑一把自裁。“祠”,就是庙,这里指的是伍子胥的祠堂。诗人在此停泊,自然想起了伍子胥的冤死,于是在庙前祭酒,表示哀悼之意。

第三首写别离时的伤感。“只尺人分手”,即指只相隔一尺远的人分手。这里的“尺”字,既是距离之小,也是感情之深。因为一尺的距离,也足以说明二人之间的感情之深。“初三月似眉”,用比喻的方法形容月亮的形状。初三月,即农历三月初三;眉毛,是指蛾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月亮弯弯的好像美人的弯眉,所以用来比喻离别之时的愁苦心情。

第四首写离别后的情景。“寻常往还地”,意思是说,平时经常来往的地方。“此别独凄其”,则是说这一次离别格外令人感到凄凉。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南途中所创作的一组杂诗。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把抽象的感情通过景物来表达出来。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生动传神,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