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都云气尽,白露禁园荒。
塞马鸣驰道,宫花出御墙。
游梁词客老,啼蜀子规长。
曾忆金门对,垂衣坐未央。
【注释】:
- 皇都:指京城长安。
- 禁园:皇帝的花园,也泛指皇家园林。
- 塞马:指从塞北飞来的马。
- 出御墙:出自皇宫的围墙。
- 梁:古国名。
- 蜀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相传春秋末年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啼声凄厉,所以叫子规。
- 曾忆金门对:指过去在长安城东面的金光门外见过面的事。
- 垂衣:指代帝王不用亲自处理政事,可以高枕无忧。
【赏析】:
《江行杂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描述诗人在长安城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忧虑和担忧之情。
首联“皇都云气尽,白露禁园荒。”描绘了长安城内的景象。这里的“皇都”指的是长安城,而“云气尽”则表示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消散殆尽,暗喻着政治局势的恶化。同时,“白露禁园荒”则进一步描述了长安城内的景色。这里的“禁园”指的是皇宫的花园,而“白露”则是秋季的一种天气现象,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荒”则表示这些景象已经变得无人问津,无人欣赏,暗示着长安城内的政治局势已经岌岌可危。这一联通过描绘长安城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忧虑之情。
颔联“塞马鸣驰道,宫花出御墙。”进一步描绘了长安城内的景象。这里的“塞马”指的是来自塞北的马匹,而“鸣驰道”则表示这些马匹正在道路上奔跑,发出阵阵嘶鸣声。同时,“宫花出御墙”则表示宫中的花朵从皇宫的围墙中散发出来,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这两句中的“出御墙”却与前一句的“塞马鸣驰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长安城内的景象与外界的差异,也暗示了诗人对长安城内政治局势的担忧。
颈联“游梁词客老,啼蜀子规长。”进一步描绘了长安城内的景象。这里的“游梁词客”指的是那些游走于街头巷尾,吟诵诗歌的文人雅士。而“啼蜀子规长”则表示这些文人雅士正在为生活而挣扎,他们的歌声已经变得嘶哑无力。同时,“啼蜀子规长”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暗喻着国家的危机日益严重。然而,这两句中的“游梁词客老”与前一句的“塞马鸣驰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长安城内的生活现状与外界的差异,也暗示了诗人对长安城内政治局势的担忧。
尾联“曾忆金门对,垂衣坐未央。”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之情。这里的“金门”指的是皇宫的大门,象征着国家的安全和稳定;而“垂衣坐未央”则表示皇帝无需亲自处理政务,可以高枕无忧。然而,这两句中的“曾忆金门对”却与前面的诗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对国家的现状的关注,也暗示了他对国家的未来发展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内的景象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之情。他通过对长安城内的观察和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