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垒依山在,空闻筑受降。
潮来平隐几,鱼跃溅当窗。
淮海吞雄甸,金焦□大江。
凄凉南北事,高鸟去双双。
【注释】
战垒:指古战场上的营垒。
受降:接受投降。
□:通“扑”,击。
高鸟:指高飞远翔的鸟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扬州时所作,描写了扬州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风貌。首联描绘了扬州的地理位置,颔联描写了扬州的江景,颈联描绘了扬州的历史和文化,尾联表达了对扬州历史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战垒依山在,空闻筑受降。
潮来平隐几,鱼跃溅当窗。
淮海吞雄甸,金焦□大江。
凄凉南北事,高鸟去双双。
【注释】
战垒:指古战场上的营垒。
受降:接受投降。
□:通“扑”,击。
高鸟:指高飞远翔的鸟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扬州时所作,描写了扬州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风貌。首联描绘了扬州的地理位置,颔联描写了扬州的江景,颈联描绘了扬州的历史和文化,尾联表达了对扬州历史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如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等。此诗首联写建昌城的景色;颔联写城破之后百姓流离失所;颈联写秋菰露下,野鹤悲鸣的凄凉景象;尾联写士卒疲惫不堪,前路难行。 【答案】 译文: 白水横架在官道上,青山环绕着这座废弃了的城池。 残余百姓百战之后已经尽数死去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理解诗人的情感。“香”是这首诗的中心词,也是全诗的线索;全诗围绕着“香”,写了种香、卖香,以及自己对香的感受等几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 “种香来合浦,应卖馆陶家”,写种植香料的产地和目的。合浦县盛产奇香异草,故人称“香郡”。这里以“合浦”代指“香郡”。种香来卖给“馆陶人家”。馆陶在今天的河北邢台市。所以本句的意思是:我在合浦种植香料
【译文】 清晨时分的明月,伴着初升的星星。 珠兰香气在晨曦中未完全散去。 碎金般的花瓣沾在头发上,冷玉般的叶片点在楸树纹上。 沉水香幽幽地相和,鸡檀木香味减弱不再听闻。 夜晚月光下珠兰散发的芬芳,令人神往。 交甫采得的灵芬令人陶醉。 【注释】 1. 四首次羡门韵:指王维诗中的“遥怜故园菊”一诗,以四声为次第,取第一字韵部与“羡”韵相合,故称。 2. 明月晨星傍:指诗人对珠兰的喜爱之情犹如明月
【注释】 鱼目:即珠兰。潇湘上,指在湖南一带的洞庭湖上。何人:有谁。 歌翻:歌声高扬。堪入串:可以编成歌曲或乐器伴奏。暑退:夏季热退,天气凉爽。为招凉:以凉爽来招引人们。徽蚌:即珍珠蚌。光幽操:光彩柔和,如乐曲般优美。璇玑:指天上的北斗星。绣国香:比喻香气浓郁,如锦绣般精美。文露:花叶上的水珠。的皪(duò):明亮的样子。报秋瀼:像秋天的露水一样晶莹透亮。 【赏析】 《咏珠兰四首次羡门韵
诗句释义与赏析 - 敷文研山红紫牡丹种甚佳各赋一诗:这句话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同时暗示了诗人对牡丹种植的赞赏。这里的“敷文”可能指的是一位文人或者园艺师,而“研山”则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地点。整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在这个地方(研山)看到了非常美丽的红紫色牡丹,因此赋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 研山台上卉,颊黛弄芳菲。国色深含醉,花神浅赐绯。:这句描述了牡丹的美丽和香气。其中,“研山”是地点
这首诗的译文为: 篱笆遮住了樵夫的小道,古老的藤蔓缠绕在门前。 进门后只能看见竹子,打扫干净后却遇到了和尚。 炉灶上的茶香飘荡在余烬之中,采菱人划船时波光闪闪。 渔家堤柳外夕阳斜照,渔船上挂着鱼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首句“篱落遮樵径”,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闲适。第二句“林扉缠古藤”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环境。第三句“入门唯见竹”,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这首诗是咏物诗,以“珠兰”为题,描述了珠兰的美丽与香气。 首联“沐芳长在侧,形秽愧当前。”描绘了珠兰花常伴左右,但自己却感到自卑。 颔联“委佩累累湿,流黄瑟瑟鲜。”形容了珠兰的花苞像佩饰一样层层叠叠,颜色鲜艳如流黄。 颈联“清芬堆钏粟,暗麝著秋烟。”用“堆”和“著”两个词来形容珠兰花香的浓郁,如同珍贵的玉器上堆积的珍珠,而其芳香则像是秋天的烟雾一般,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尾联“欲采巴人句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佳果来江市,殷红出上栏。" - 解释:这两句描绘了江边市场上的水果色彩鲜艳,特别指出的是樱桃(“佳果”即指樱桃),其色泽殷红,光彩夺目。 - 译文:在江边的集市上,最吸引人的果实是鲜艳的朱樱,它那殷红的色泽如同从高高的栅栏上掉落一般引人注目。 - 关键词:佳果、江市、殷红、上栏(象征性地描绘出朱樱的颜色和高度) 2. "虚言樊素口,空照赤瑛盘。" - 解释
蚕豆荚 麦垄鲜初撷,田家味正长。 煮分蒸术火,嫩入点茶香。 荚绽终蚕月,花稀隐电光。 馋夫和汁啖,釜泣笑陈王。 注释: 1. 麦垄鲜初撷:指在麦田里采摘新鲜的蚕豆荚。 2. 田家味正长:表示蚕豆的风味随着季节的增长而愈发浓郁。 3. 煮分蒸术火:用水煮或蒸的方法烹制蚕豆。 4. 嫩入点茶香:将煮熟的蚕豆加入茶叶中,使茶带有蚕豆的味道。 5. 荚绽终蚕月,花稀隐电光:描述蚕豆荚在春天的末尾开放
【注释】: 又:指《咏玫瑰》。佳丽花王匹,俱传出魏宫——指唐玄宗时宫廷中栽培的名贵玫瑰。佳丽花王匹,指唐玄宗时宫廷中栽培的名贵玫瑰。 玫瑰嫌黯淡,阿阁让玲珑——指唐玄宗时宫中种植的玫瑰,因色彩暗淡,所以被贬谪出宫,而其他品种则被封在华丽的宫殿里。 一品神仙服,三春禁院中——指唐玄宗时宫廷中的玫瑰,因其色泽艳丽、香气浓郁而被誉为“仙人”之服。 堪持拟飞燕,袅娜避微风——形容这些玫瑰娇艳欲滴
【解析】 “昨夜津亭月,离家巳再弦”:昨晚在渡江的亭子里看到月亮,已经离家两度。 “远沽京口酒,重上石头船”:到京口去买酒,又登上石城的船。 “秋浦红衣冷,清商白苎妍”:秋天的江水是红色的,而那船上的人穿着白色的苎麻做的衣裳,显得更加艳丽。 “当年佳丽地,歌舞自山川”:从前是歌舞升平的地方,如今只有山川依旧。 【答案】 “昨夜津亭月,离家巳再弦”:昨天晚上在渡江的亭子里看到月亮,已经离家两度。
【注释】: 1. 皇都:指京城长安。 2. 禁园:皇帝的花园,也泛指皇家园林。 3. 塞马:指从塞北飞来的马。 4. 出御墙:出自皇宫的围墙。 5. 梁:古国名。 6. 蜀子规:即杜鹃,又名布谷,相传春秋末年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啼声凄厉,所以叫子规。 7. 曾忆金门对:指过去在长安城东面的金光门外见过面的事。 8. 垂衣:指代帝王不用亲自处理政事,可以高枕无忧。 【赏析】:
风露三秋鬓,关河万里舟。 怀人天欲暮,独客水空流。 国士哀黄鸟,高堂感白头。 虚存七尺在,洒泣向吴钩。 译文: 秋风萧瑟,岁月如霜,我的头发已斑白;跨越万水千山的旅程,孤舟独行,心中充满对故人的思念。夕阳西下,天空渐暗,我在江边徘徊,任凭泪水滴落在冰冷的水面上。想起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雄,我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尽管我还有七尺之躯,但我却无法阻止时光的流逝,只能在这寒冷的夜晚,对着手中的吴地利剑
【译文】 早船停泊在新丰市,停下船桨问酒家。 闲门中飞过黄色的蝴蝶,阴沟里戏耍着红色的蛇。 空井星垂野地,枯田穗吐花。 雩龙正怜悯默默无声的旱情,赤日偃平沙。 【注释】 1. 杂诗:指作者在旅途中所写的一些诗作。 2. 李、吴:地名,李即现在的江苏南京市,吴即今天的江苏苏州市。 3. 杨子津:古渡口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境内。 4. 黄蝶:黄蝶即黄雀。 5. 朱蛇:指红尾黑身的大蚯蚓
【注释】 丹阳:今江苏省镇江市。吴门:指南京城,因三国时孙权曾建都于石头城,故称。“马迹”句:意思是说马儿踏过的地方,仿佛留下了马蹄印迹。“江流”句:意思是说江水映照着酒色,浑浑然如酒一般。“雨馀”句:意思是说雨后高岸断处,天色已暗淡;日头隐没在城墙之间,黄昏的景色十分黯淡。“伏枕”句:意思是说星河沉入地平线,低矮的萤火虫飞入草根。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出使吴地途中,是一首纪行诗。
【诗句解释】 舟行杂诗十首自就李出吴关抵扬子津 其七: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自己乘船,由吴门(今江苏苏州)到扬州(扬子津)。作者在船上写下了这组杂诗,共十首。 阳羡荆溪路,河流碧似苔。——阳羡:地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市。荆溪:一条流经宜兴的河流。阳羡荆溪路,意思是从阳羡(今宜兴市)出发,经过荆溪河。碧如苔:指河水清澈碧绿。 盆兰丛牖户,沙砾范樽罍(lán jù fàn jué)。——牖户:窗和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