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诗句释义】 海昏:古县名,在今安徽贵池区西南。官道:官府的道路。膏壤(gāo rǎng):肥美的土地。阡(qiān)眠:纵横交错。篱竹:篱笆旁的竹子。村坞(wù):村庄周围的小山包。次水田:靠近水源的水田。 云绕碓(duì):云气环绕着舂米用的石碓(duì)。犊犁烟:牛用犁耕田时扬起的烟。云木:云雾缭绕的树木。周遭(zhōu xiāng)境:四周的环境。何烦:何必要。 【译文】 海昏官道直又长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山行杂诗/发湓浦出蒲亭西渡/上豫章十首/其七 2. 译文:我沿着河桥下流淌的河水,从湓浦出发前往蒲亭,再向西渡过长江,登上豫章城。 3. 注释: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逃往成都途中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山行杂诗"是诗歌的总称,"发湓浦出蒲亭西渡上豫章"描绘了诗人离开湓浦,向蒲亭西渡长江,最终登上豫章城的过程。 4. 译文:河水流动,映照着低矮的桥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小邑邻三户”,点明时间、地点与环境:在偏远的小地方。“空城仅百家”,描绘出当时战乱后荒凉萧条的景象。“云山环听事,鸟雀噪排衙”,写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地瘠无官马,秋荒减贡茶”,描绘了当地的自然情况,反映了当地人民的艰苦生活。“相逢诸父老
这首诗是诗人怀念周瑜(字公瑾),对周瑜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全诗如下: 吊周公瑾墓 巴丘一片石,终古吊周郎。 南国英雄老,东风山水长。 功成人寂寂,月出树苍苍。 莫恨知音尽,吴吟咏不忘。 注释和赏析: 1. 巴丘一片石,终古吊周郎 - 巴丘: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南岳阳。 - 终古:永远,从古至今。 - 吊:凭吊,凭吊英灵。 - 周郎:指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
【注释】 山行杂诗发湓浦出蒲亭西渡上豫章十首其四: 西林溪尽处,直上即天池。 泉冽过杨子,茶甘亚武夷。 山田和雨足,松穗带云炊。 胡不携家至,疗饥共采芝。 【赏析】 本诗写诗人在旅途中所遇山水风光以及所思田园之景。首句“西林溪尽处”点明地点。次句“直上即天池”写山高路陡,直上山顶,犹如置身天上。三、四两句写泉水甘美,可媲美于著名的武夷茶,使人回味无穷,流连忘返。五、六两句描绘了一幅山田雨后
【注释】 过丰城:指经过丰城。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蔡琰的故里。西江:指长江,古代以江西为西江。南渡客:指从江南渡过长江的人。暮入古丰城:傍晚时进入丰城。张华庙:东汉末年,汉末文人张华被黄巾军杀害后,后人在张华墓旁建祠立庙,名张华庙,位于丰城北。春风伯赵鸣:春风,即春风吹来的和声;伯,动词,作名词用,意为“吹奏”,此处指演奏乐器;赵,指赵云;鸣,指发出声响。孤舟望牛斗
山行杂诗发湓浦出蒲亭西渡上豫章十首 其六 白云抱乌石,赤日过林青。 地瘠河流瘦,兵荒草木腥。 蹲鸱留俭岁,鬼蔓曳空亭。 灌莽丛祠畔,人烟隔杳冥。 注释: 1. 白云抱乌石:形容山峰苍老而高耸,云雾环绕着它们。 2. 赤日过林青:形容阳光明媚,照射在树林中显得分外明亮。 3. 地瘠河流瘦:形容土地贫瘠,河流干涸,景色荒凉。 4. 兵荒草木腥:形容战争期间,自然环境被破坏,草木凋零,散发出一股腥味。
注释: 仆夫愁踯躅,终日度巉岩:仆夫(仆人)因山行而感到忧愁,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煮石分朝餔,寻芝荷短镵(chán):早上煮石头充饥,寻找灵芝草,用竹器采摘。 人稀欢鸟雀,车□倚松杉(yì sēn):人很少,喜鹊和鸟儿也很少;车子靠在松树和杉树上。 坐使尘襟涤,清泉照祫衫:坐着让尘埃的襟袖被洗涤,清凉的泉水照映衣衫。 赏析:
【注释】 发湓浦:从湓浦出发。蒲亭西:指庐山以西的一带。豫章:古郡名,今属江西,这里泛指江南一带。上豫章:即到豫章。十首:十首诗。 【译文】 白草平沙相交错,都说旧时豫章城。 官渡宽阔横江流,女墙长下鸟飞翔。 雷树空井遭焚毁,战船渔竿坠落战场。 近城遇到浴马人,立于塞尘黄土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湓浦出发,经过蒲亭西渡、上豫章,最后到达庐山脚下的情景。
注释: 旷野随星尽,高天近岭寒。 —— 空旷的野外,随着星星的消失,高天的边际也感到了寒意。 罗坑今夜月,石涧几人看。 —— 今晚在罗坑里赏月,石涧边有几个人在欣赏。 秋入蛩声苦,江悬树影残。 —— 秋天来临,蟋蟀的声音显得那么苦涩,江面悬挂着树的影子,也显得那么残缺。 西风忆兄弟,对酒若为欢。 —— 西风吹过,我怀念我的兄弟们,如果能够和他们一起饮酒,该多好。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