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注释】 1. 江岭:指江西省的南昌市一带。杂诗:即组诗。自豫章上虔南十首:这是一首。 2. 湖西诸郡邑:指江西湖口县(今属九江市)以西各郡邑。清丽甲螺川:湖西诸郡邑,山水清丽,胜过了鄱阳湖畔的赣江。螺川是江西境内赣江支流之一的一条水系名。 3. 高髻(jié):高高的发髻,指渔妇。 4. 深山半淀田:在深山中,一半的田地都变成了池塘。 5. 文章兵火废:因战乱,文人的文章和学问也荒废了。 6.
【注释】 峡江:指瞿塘峡。郭:城垣。积雨:连绵大雨。坏:毁坏。 空:空旷。井:指瞿塘峡中的空王庙井。一水:一条河流,指江水。萦:环绕。群山:群峰环绕。闭门:指群峰环合的峡谷。 沙寒鱼不聚:因为天气寒冷,江沙凝结,鱼儿不聚集在江边。人语鹊频翻:人声嘈杂,喜鹊不停啼叫。羁栖:寄居、羁旅。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瞿塘峡口,诗人从峡口远望,看见江水环绕着峡谷,群山环合在峡中,而峡口的江边却是沙冷鱼不聚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联“烽烟摇燕雀,天地斗龙蛇。”意思是:烽火连天,战乱纷起,燕子在烽火中惊慌失措地扑腾着翅膀,大地上弥漫的硝烟与战火与天上盘旋的乌云与飞龙相互交织。“烽火”是古时的报警信号,这里指战事;“烽烟”“燕雀”“龙蛇”都是诗人对战争状态的描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恐慌与不安。 颔联“白日空城闭,清流小市斜。”“白日空城”,意思是说
烽火西昌道,秋风战气消。 虔山过岭近,赣水赴江遥。 日月开炎海,鱼龙隐惠潮。 穷乡樵牧子,尚自说先朝。 【注释】 ①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市。 ②西昌道:指从江西到四川的官道,即西昌道。 ③秋风:秋天的风。 ④“虔山”二句:言经过虔山(在江西吉安)时,只见山岭起伏,越过山岭来到赣水边,赣水奔流向前,流向远方。 ⑤日月:指太阳和月亮,此处借指太阳和月亮所照亮的大地。 ⑥炎海:指炎热的大海。
星河莽萧瑟,云树迥嵯峨。 沙土耕尤瘠,乡音辨更讹。 月临空县白,山傍故园多。 何日还初服,春风老薜萝。 注释 1. 星河: 此指夜空中的银河。 2. 莽萧瑟: 形容气氛或景象荒凉、萧条。 3. 云树: 云雾环绕的树木。 4. 迥嵯峨: 高耸入云的样子。 5. 沙土: 这里指贫瘠的土地。 6. 乡音: 指家乡的声音或口音。 7. 辨: 分辨。 8. 更讹: 更加错乱。 9. 空县: 地名
【注释】 1. 白家村:即江陵。 2. 一入:一旦进入(江陵)。 3. 荒城:荒凉的城池。 4. 闭门:紧闭城门。 5. 青草渡:水边草多,渡口也多,故称青草渡。 6. 野烧:指山野火灾。 7. 群盗(dào):盗贼。 8. 遗民:被掳掠的百姓。 9. 至尊:最高统治者。 10. 激楚(chǔ)赋招魂:楚辞中有“屈原作《招魂》以自明”之句,此处指诗人因流落而作诗抒发感慨。 【赏析】
夜至泰和县 昏黑投山郭,天寒水急流。 归云失江树,人语辨渔舟。 岭近星河直,城空戍火秋。 风尘安寇盗,行止任沙鸥。 注释: 1. 昏黑投山郭:夜晚来到泰和县城的山脚下,天色已经很暗了。 2. 天寒水急流:天气寒冷,水流湍急。 3. 归云失江树:云雾中的江树渐渐消失,仿佛在归途中迷失了方向。 4. 人语辨渔舟:通过人声分辨出是渔船的声音。 5. 岭近星河直:山脉靠近,星河清晰可见。 6.
【注释】 宿净严庵示磐石上人 其二:宿,住;净严庵,即净严寺。磐石上人,唐代高僧慧能弟子法如的字号。这首诗是诗人在寺院内与法如是夜谈时所作,故称“宿净严庵示磐石上人”二首。万籁:形容声音。万指众多的、各种各样的。交秋境:交响于秋天的景象。禅灯:佛家用语,指佛灯或佛性。耿:明亮的样子。这里指灯光闪烁。晚郭:傍晚的郊野。匡床:用草盖成的简陋床榻,这里借指法如。匡,草编的席子。句了花前偈
诗句释义: 1. 石涧黄沙地,春来旧战场。 描述了一片被黄沙覆盖的山涧地带,春天来临后曾是战场。 2. 树稀烽堠出,草贯薜萝长。 由于战争的影响,树木稀疏,烽火台也难以看到;而草木却因战乱生长得特别茂盛。 3. 山鬼窥渔火,江鸥印渚霜。 山上的小鬼(或说是精灵)偷偷观察渔夫的火光;江上的鸥鸟在结冰的湖面上留下足迹。 4. 停舟问离乱,处处诉金王。 作者停下船询问这里曾经发生的战争和动乱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从江西到虔南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写山路盘绕曲折,行程遥远。颔联写沿途风光。颈联写江色、溪阴的变化。末联抒情,写回首往事,怀念故园之情。 【答案】 往。②“南”:指江西。③“千:千山万水。④“邬子驿”:地名,在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⑤“灌婴城”:灌婴是汉初名将,曾封长沙王。这里用典表明诗人自江西赴虔南的路途艰难。译文:越过重重山峰道路蜿蜒,行程漫长,行至半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