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注释】 朋旧嗟零落:指友人离散。 庭花慰长成:庭前之花以慰其久别之情。 春风征战苦,明月古今情:春风无情地摧残着万物,只有明月却始终如一。 海雨肥黄蛤,山扉出紫荆:海边的雨水使蛤蜊肥美,山门的柴扉也使紫荆花开。 坐檐时岸帻,终日少逢迎:在屋檐下时,常常是低头沉思,很少有人来拜访我。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感慨人生多舛,仕途失意。全诗用典贴切,意境清幽,语言简练含蓄。 首句“朋旧嗟零落”
【解析】 1.“懒慢”意为懈怠懒散。“嵇中散”是东晋末年文学家嵇康的字,这里借指自己。“非关傲绝交”意为不是因骄傲才不和人交往。 2.“呼童将履织”中的“将”同“驾”,意为让、使,这里是“叫”。这句的意思是让仆人把鞋拿过来织。 3.“向客借书抄”中的“抄”同“钞”,“钞”是抄写,这里是说向宾客借来书籍进行抄录。 4.“山色供高枕”中的“供”同“拱”“拱”是枕头,这句的意思是山色正适宜作为枕头
南疆传来战况,岭上旧日经过。 荜路连熊绎,桄榔隐尉佗。 春归巴鸟怨,雪尽越蚕多。 何日还初服,云山卧薜萝。 注释: - 南陲闻转战:指听到南方边疆的战事发生。 - 岭上昔经过:指以前在岭上走过。 - 荜路:指简陋的小路。 - 熊绎:传说中古代楚国的祖先。 - 桄榔:一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可以种植的树木。 - 尉佗:即尉迟敬德,唐代著名的将领。 - 巴鸟:指生活在巴国的鸟。 -
【注释】惠力寺: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太平寰宇记》引《图经》:“惠力寺在天台县西北五十里处。”屐:木底的鞋。晚眺:傍晚远望。客衣:客人的衣服。坠:落,掉下。僧舍:僧人的住所。殿冷:寺庙里的大殿很冷清。巢栖鸽:鸽子筑巢。门纡:门弯曲。碍:阻塞。双峰:指远处的两座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从寺外到寺内,从白天到晚上,从近到远,依次写景。全诗以“凉”字贯穿全篇,写出了山寺晚钟的清凉
【注释】 细雨:小雨。 乘春候:趁春天天气。 微暄:暖意。 散晚墀:洒落庭院的台阶。 融泥:泥土湿润。 燕子:即“燕泥”,燕子衔泥筑巢。 添润:使植物受到水分滋润。 花枝:指树枝上盛开的花朵。 秀入:指花木生长得美丽。 江山丽:指山水风光秀丽。 恩沾:恩泽滋润。 草木私:给草木带来好处。 野夫:指隐居不仕的人。此处作者自称。 欢绕户:高兴环绕在门前。 却喜:反喜欢。 灌园迟:种田
疾雷檐雨过,翻纸湿楸枰。 疾雷声中檐下雨水已停,翻开书页如被雨水湿透。 空宇沉冥动,川原战斗生。 空旷的宇宙中风云激荡,山川大地间战火纷飞。 伏虺翻暗壁,残蜃敛春城。 潜伏的龙蛇在黑暗墙壁中翻腾,残存的彩虹在春城消失。 昨种南墙竹,龙孙定巳成。 昨日种下的竹子已经长成,象征着龙孙即将到来。 注释: 1. 疾雷檐雨过:形容闪电劈下时雷声震耳,雨点打在屋檐上的声音。 2. 翻纸湿楸枰:指翻动纸张
译文: 妙智寺坐落在东山下,双桥横跨在清澈的溪流上,月光洒满山色和水光,这里也是山中的一个美景。院中的古树被雷火焚烧了一枝枝叶,但依然有清幽的阴凉覆盖着数亩土地。僧人不知佛法,山野可喜,让我久久徘徊。 别院位于东山下,双桥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在水中。 竹风交响万物之声,水月在禅宫里显现。 雷声从枯木中发出,鸟儿的鸣叫声在凋落的果实中消逝。 坐在这里,尘世的纷扰尽数消散,何须再谈论空无。 注释: -
我们逐一分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南湖明灭里":在南湖的光影中,水面上泛起的光芒和阴影交替出现。 - "千片水云多":描述水面上的云彩像无数的碎片一样,增加了水的动态美感。 - "薄暮平芜上":薄暮时分,平原上的草木被夕阳染红。 - "遥天一鸟过":天空中一只鸟儿飞过,留下一条美丽的弧线。 - "人烟含宿雨":村庄里还留有夜晚的雨气。 - "柳色带沧波"
诗句原文: 冷仙不可见,半亩日潺湲。 寒藻知鱼乐,虚亭对客闲。 红尘飞海上,白发满人间。 何地寻真隐,名山采药还。 注释: - 冷仙不可见:指传说中的仙境无法直接看到,给人一种神秘感。 - 半亩日潺湲:形容小池塘里的水声悠扬,仿佛是半亩大的水面上波纹不断流淌。 - 寒藻知鱼乐:寒冷的水中,鱼儿感受到温暖而欢快,象征着内心的快乐和满足。 - 虚亭对客闲:空旷的亭子面对客人,显得宁静而悠闲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朔云吹不巳,更作满城寒。” - 朔云: 指北方来的云。 - 吹不巳: 形容风刮得不停。 - 更作满城寒: 表示整个城市因寒冷而感到更加寒冷。 - 关键词: 朔云、不巳(不止)、满城、寒 - 赏析: 此句描绘了冬日的寒冷氛围,以及它如何影响到整个城市。 2. “河畔冰初合,林端雪未干。” - 河畔冰初合: 描述河岸边开始结冰的情景。 - 林端雪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