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东山下,双桥一镜中。
竹风交万籁,水月在禅宫。
雷出枯槎绿,莺残坠果红。
坐来尘虑尽,何必更谈空。

译文:

妙智寺坐落在东山下,双桥横跨在清澈的溪流上,月光洒满山色和水光,这里也是山中的一个美景。院中的古树被雷火焚烧了一枝枝叶,但依然有清幽的阴凉覆盖着数亩土地。僧人不知佛法,山野可喜,让我久久徘徊。

别院位于东山下,双桥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在水中。

竹风交响万物之声,水月在禅宫里显现。

雷声从枯木中发出,鸟儿的鸣叫声在凋落的果实中消逝。

坐在这里,尘世的纷扰尽数消散,何须再谈论空无。

注释:

  • 妙智寺:寺庙名,位于东山下的双桥之上。
  • 双桥一镜中:描绘了两座桥如镜般映照出清澈的溪流景象。
  • 竹林风交万籁:描述了竹林中风吹过时发出的声音与各种自然声响交织在一起。
  • 水月在禅宫:指在禅院内看到水中月亮的景象。
  • 雷出枯槎绿:雷声响起时,枯木裂开,露出翠绿色的树根。
  • 莺残坠果红:鸟儿飞过,落下的果实呈现出红色。
  • 坐来尘虑尽:坐下来后,心中的杂念都消失了。
  • 何必更谈空:既然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又何必再去谈论什么“空”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妙智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中景色。诗中的“双桥一镜中”形象地表现了溪水的清澈与桥梁的倒影相映成趣,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雷出枯槎绿”和“莺残坠果红”则通过自然元素的变化,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美。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山水的喜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