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注释】 徙倚:闲步徘徊。 高阁外:指天。寒生:寒气产生。 关山送朔风:关塞、山岭、北风,泛指家乡。 五湖:指太湖一带的湖泊。东:指长江以南地区。 【赏析】 此诗为羁旅怀人之作,是诗人晚年寄寓在吴中的感怀。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写景抒情相融,尾联抒发思亲之情。 “徙倚空斋晚,微霜度早鸿。”起句“徙倚”二字,写出了诗人在空斋中无所事事,闲来无事,只好徙倚于空庭之中,以打发时光的心情。“晚”
【注释】 送宗弟达之还南谯二首:这是一首送行诗,作者送别宗弟达之回故乡。 回首南谯里:回到故地的南谯。 当时:当时候,当地方。 英雄多佐命:许多英雄都是辅助君王建立大业的人。佐命,辅佐帝王,建立大业。 带砺念先皇:带在身上磨擦,想到先皇。意思是说,自己为皇帝尽忠报国,是像古代贤臣一样,时刻想着先皇。 别路过牛首:离开时路过牛头山。 离情恨雁行:离别时的伤感之情和思念就像鸿雁一样排成一行向南飞去。
【注释】 虞山:山名。在江苏省常熟市西南。《吴中记》:“吴王阖闾起姑苏台,三年不成,曰:‘苟能破此山,吾无憾矣!’即发三十万人作之。越人献二女于吴王,杂佩其首以为饰,号曰‘虞山之首’也。”乳,指山顶。飞下海云端: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飞”字用得极为巧妙,既形象地表现出山峰的陡峭,又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激情。 独坐荷香里:独自坐在荷花盛开的池塘边上。禅心:禅宗之心;指佛性、悟性。“心如止水”
【诗句释义】 青莲寺:指佛教寺院中以莲花为装饰的殿堂,这里泛指寺院。 亭午:太阳正中。 梅根:梅花的根部。 斋厨酒帘下:在斋房内,酒帘垂下的地方。斋房是僧人吃素的地方。 行脚落花前:在寺庙的院落里行走,落花铺满了地面。行脚是修行者行走于各地,参访佛寺。 梵网外:佛教经文中说,一切众生皆在佛性之中。“梵”指佛法或佛教,“网”指网罗、束缚。梵网外即佛性之外,意指超脱尘世的纷扰。 【译文】
诗句释义 1 千偈澜翻处:这一句描绘了僧人默庵在讲经时,其言辞如同波澜般汹涌,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这里的“千偈”指的是默庵所讲诵的众多经文,“澜翻”则形容其言辞如波涛一般翻滚激荡。 2. 春潮扑讲台:春天的潮水冲击着讲台,比喻默庵讲经时言辞的激昂与有力,如同春潮一般澎湃汹涌。 3. 传衣留亦得:即使传授袈裟也能得到认可,表明默庵的教义或修行方式深得人心,即便是简单的传法也能获得广泛的认同和尊重。
【注释】 晚:傍晚。法喜寺:寺院名。在杭州灵隐寺后。 和:同“贺”,向人致意,表示庆贺的意思。百旃:唐代诗人王昌龄曾作《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后来人们用“百旗”代指边塞。 凭:倚靠,倚着。 藉(jiè):铺在地上坐或卧的席子。樵牧:樵夫打柴,牧童放牧。 拈花礼圣僧:佛教故事,传说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有一只金色狮子口吐人王舍利
诗云: 夙昔多前辈,于今觉汝贤。 狂歌接舆去,骂座灌夫偏。 隐有辟纑妇,贫无负郭田。 先朝高士传,迟尔定长编。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句翻译: - “夙昔多前辈,于今觉汝贤”:早先有许多前辈,现在觉得你非常贤明。 - “狂歌接舆去,骂座灌夫偏”:他像狂歌的接舆一样离去,又如愤而斥责座上的灌夫一样。 - “隐有辟纑妇,贫无负郭田”:他有隐居的妻子,贫穷得没有田地。 - “先朝高士传
【注释】陈镛(Yún):字伯端,号禾人,南宋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在海上贫居时写给朋友的。 【赏析】此诗是诗人为友人陈镛而作的赠诗。诗人在海上贫居,生活清苦,但他仍以诗人自居,不肯低头向世俗低头;他虽然生活贫困,但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在诗中说,卖文所得钱多,却不敢把稿子倒出来晒,怕人家偷去;他说,写诗吟咏,自己很得意,甚至有点自得其乐的样子;他还说,吃食的时候,三顿饭都是吃“字”,这真是一种奇怪的癖好
【注释】 孤云:指和尚圆明,他已去世。反真空:即返回真空,意谓圆明圆寂。 古木:指圆明所居之处的树木。遗容:指圆明的遗体。法相:佛教用语,指佛的身相、颜色等。祖堂:和尚修行的地方。大海水长东:佛教传说中,大海是诸佛法界之海,此处用此比喻佛法广大无边。黄梅雨:一种时令性降雨,此时正值夏季。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说,孤云也留不住你,你却回到虚空里去了。颔联说,古树的枝叶已经落尽
```markdown 人物论耆旧,云亡惜老成 —— 朱徵君之哀思 - 注释:在人物的论述中,人们怀念那些经验丰富的长者,因为一旦他们逝去,便觉得遗憾。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老年智者逝去的惋惜之情,强调了他们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逃秦商四皓,辞汉鲁诸生 —— 隐逸之志 - 注释:逃避秦朝的政治压迫,隐居山林,仿效四位贤者(四皓),不与汉朝政府合作;拒绝成为汉朝的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