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一片乳,飞下海云端。
独坐荷香里,敲门落叶寒。
禅心飞后絮,空观定中澜。
公案三生在,何人识懒残。
【注释】
虞山:山名。在江苏省常熟市西南。《吴中记》:“吴王阖闾起姑苏台,三年不成,曰:‘苟能破此山,吾无憾矣!’即发三十万人作之。越人献二女于吴王,杂佩其首以为饰,号曰‘虞山之首’也。”乳,指山顶。飞下海云端: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飞”字用得极为巧妙,既形象地表现出山峰的陡峭,又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激情。
独坐荷香里:独自坐在荷花盛开的池塘边上。禅心:禅宗之心;指佛性、悟性。“心如止水”,才能明净如镜,才能“不随外物而转”。禅心飞后絮:指禅心已飞升,如同飘散的柳絮。禅心,禅宗之心。
空观定中澜:指对佛法的领悟和参悟。
公案:禅宗术语。指一切法皆空,一切皆无实有。三生,指前世、今世、来世。在佛教里,人的前生、现在生、未来生统称为三世,故称之为三生。
懒残:指苏轼。苏轼曾自题扇诗道:“我本江海散流传,天马行空无阻碍。”此处以“懒残”代指自己。
【赏析】
《送默庵圆明和尚入塔三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诗。这三首诗写景抒情,意境清远,寄情山水,寓情佛理,表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第一首写景抒情,意境清远,寄情山水,寓情佛理,表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从写景入手,开篇点出“虞山一片乳,飞下海云端”,描绘的是一幅高山流水图。“飞”字用得极妙,它既形象地表现出峰峦的陡峭,又暗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激情。然后写自己独坐荷香里,敲门落叶寒的情景,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最后两句写禅心已飞升,如同飘散的柳絮,对佛法有了更深的领悟和参悟。
第二首诗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赞美之情。开头一句“独坐荷香里”,就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禅心飞后絮,空观定中澜”更是将这种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的“禅心飞后絮”形象地描绘了禅师心境的变化,而“空观定中澜”则表现了他对佛法的领悟。
第三首诗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赞赏之情。开头一句“公案三生在”,就是对禅师的极高赞誉。接下来的句子“何人识懒残”则是诗人对禅师的一种期待和希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悠长,充满了哲理意味。
这三首诗都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它们都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