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多前辈,于今觉汝贤。
狂歌接舆去,骂座灌夫偏。
隐有辟纑妇,贫无负郭田。
先朝高士传,迟尔定长编。
诗云:
夙昔多前辈,于今觉汝贤。
狂歌接舆去,骂座灌夫偏。
隐有辟纑妇,贫无负郭田。
先朝高士传,迟尔定长编。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 诗句翻译:
- “夙昔多前辈,于今觉汝贤”:早先有许多前辈,现在觉得你非常贤明。
- “狂歌接舆去,骂座灌夫偏”:他像狂歌的接舆一样离去,又如愤而斥责座上的灌夫一样。
- “隐有辟纑妇,贫无负郭田”:他有隐居的妻子,贫穷得没有田地。
- “先朝高士传,迟尔定长编”:在先朝中,你被传为高尚之士,期待你能完成这部长篇的史书。
- 词语注释:
- 夙昔: 指从前。
- 贤: 形容某人品德出众,值得尊敬和学习。
- 狂歌: 高声歌唱,表示情绪激昂或者不羁。
- 接舆: 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以狂放著称。
- 骂座: 在宴会上公开指责他人的行为。
- 负郭田: 指拥有肥沃的耕地。
- 高士: 指品德高尚的人。
- 长编: 这是古代的一种书籍形式,这里指一部完整的书稿。
- 赏析:
- 本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朱徵君的人物的评价,通过对其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了他的优秀品质和不凡成就。
- 诗中使用了许多典故和成语,如“先朝高士传”暗指其曾经受到朝廷的赞誉,“狂歌接舆去”则表达了他的个性特点。
- “骂座灌夫偏”可能指的是他在公共场合敢于直言,不畏权势。
- 结尾的“定长编”暗示了诗人对他未来作品的期望,希望他能继续创作并留名青史。
- 背景知识:
- 明朝时期,文人墨客之间常有交流和切磋,互相赠诗是常见的社交活动。
- 朱徵君作为当时的重要人物,其事迹和作品自然成为后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朱徵君的卓越才华和人格魅力。他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文学成就,更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