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平生恨,俱宜付酒卮。
逃禅非佞佛,愤世寓填词。
谁为渊明诔,无惭有道碑。
城西郑公圃,魂魄想栖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归纳作答。“屈指平生恨,俱宜付酒卮”,点明人生憾事,应将一生的遗憾都寄托于酒中,借酒消愁;表达了作者悲愤的心情。“逃禅非佞佛,愤世寓填词”,指出自己虽然遁入空门,但并非出于佞佛之目的。因为愤世嫉俗,所以写了不少愤世疾俗的词。“谁为渊明诔,无惭有道碑”,说谁能为陶渊明树碑立传?我无愧于陶渊明的典范。“城西郑公圃,魂魄想栖迟”,说城西有个叫郑公的园子,我的魂魄想来那里安息吧。

【答案】

(译文)

一提到平生的悔恨,就应当在酒杯里倾泻。

遁入空门并非谄媚佛祖,愤世嫉俗却寄托于词赋之中。

谁能为陶渊明树碑立传?我无愧于陶渊明的典范。

城西有个叫郑公的园子,我的魂魄想来那里安息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