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匡庵五首呈南音和尚其三》是彭孙贻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词原文: 鸡足山中意,咸归大总持。 王珣方舍宅,庞蕴欲捐资。 赤县开东印,恒星指上规。 谁知方丈室,摄受五须弥。 2. 词语注释: - 鸡足山:一个位于中国南方的著名佛教圣地。 - 大总持:意为佛法的最高境界,即佛陀所传授的全部教义。 - 舍宅:放弃自己的住所。 - 庞蕴:指大量的财富或资源。 -
【注释】柴门:柴草编成的门。谢客:闭门谢客,不接待宾客。没蓬蒿:没有蓬蒿,即指没有杂草。耕耨(nòu):除草。宽时两:指农闲时节。川原:田野。足土膏:土壤肥美。黄梅(méi):梅子熟的时候。苔砌:青苔铺砌的台阶。红杏(xìng):红杏花。粉墙:白粉墙壁。简勘:粗略地观察。幽居:隐居之处。观鱼:观赏鱼儿游动的样子。首自搔:用手指挠头皮,形容发痒难忍。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
梅雨三首其一 梅雨淹时令,衡茅生事微。 杜门宜病骨,小妇改春衣。 卧起琴书润,阶墀卉物肥。 笔床闲简点,移避燕巢泥。 【注释】 1. 梅雨:中国南方春季的降水形式,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高湿度和降雨。 2. 衡茅:简陋的茅草屋或竹木结构的房屋。 3. 杜门:闭门不出,形容因疾病等原因长时间卧床休息。 4. 春衣:春天的衣服,指换上新衣服迎接春天的到来。 5. 卧起:起床和睡觉,泛指日常生活。 6
净土庵访雪涛上人 高柳荒庵上,寻僧一系船。 茅茨背流水,禾黍出孤烟。 卧榻苔侵膝,禅心月满天。 黄梅衣钵在,隐显且随缘。 注释: 1. 高柳荒庵上:高高的柳树环绕着荒芜的庵堂。 2. 寻僧:寻找僧人。 3. 一系船:把船只系在岸边。 4. 茅茨:茅草屋顶。 5. 禾黍:指庄稼。 6. 卧榻:躺着的床铺。 7. 禅心:禅宗的心法。 8. 黄梅衣钵:黄梅宗的衣钵。 9. 隐显:隐藏和显露。 赏析
【注释】 1.咏蓼庵:作者的住所。 2.问病维摩室:以问病为借口到维摩居士的居室(佛教高僧)去拜访。维摩居士,指维摩诘。 3.二仲:二儿子。 4.还怜绿池上:在碧绿的池塘边。 5.早己白莲开:荷花早已盛开,这里用“早”字来突出白莲之早熟。 6.繁露承珠乳:浓密的云彩像珍珠一样挂在天空,露水滋润着荷花。 7.凉飙(biāo)覆玉杯:清风拂面,好像玉杯被轻轻覆盖。 8.炎嚣(xiāo):暑热和喧嚣。
诗句释义: 1. 逃名来海曲 - 逃离名利,来到海边的隐居之地。 2. 行迹久尘埋 - 长时间没有走动,行迹被尘土掩盖。 3. 阴藓生蜗角 - 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蜗牛壳上滋生了苔藓。 4. 寒沙出鲎牌 - 寒冷的沙滩上出现了鲎的骨头。 5. 无心拈白棒 - 无心插柳,随意拿起一根木棍。 6. 随意歇青鞋 - 随性停下脚步,脱下鞋子休息。 7. 煨芋山中客 - 山中的客人,用芋头煨食。 8.
【注释】 1. 新秋(初秋):一年中秋季开始的时节。 2. 出北郭:走出城去。 3. 访南音和尚(访问南音和尚):拜访南音和尚,即拜访南无禅师。南音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之一,后成为六祖慧能的弟子。 4. 和尚(南音和尚):对僧人的尊称。 5. 设瓜果饭蔬:准备瓜果和蔬菜。 6. 并和匡庵(并同韵):一起创作诗歌。 7. 匡庵(匡庵和尚):南无的别号。 8. 见寄:收到来信。 9.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北京西南)人,是中唐诗坛上“苦吟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后人誉为“诗奴”。他的诗构思新巧,语言平淡,以僻涩冷僻而著称,在晚唐的诗风中独树一帜。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维摩老居士,贫病只长斋。 维摩诘是佛教传说中一位富于智慧的高僧,这里的“居士”是指维摩诘居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位维摩诘居士虽然贫穷和生病
【注释】 匡庵:即匡山,在江西。 南音和尚:指慧能大师。 袈裟半摺地:袈裟是僧尼所穿的衣服,半折表示谦逊。 乞取作茅庵:请求将袈衣用作草屋。 扫叶闲书句:打扫树叶时写诗。 拈花小放参:比喻悟道。 禽鱼知法喜:禽鱼都能知道佛法的喜悦。 屠僧得阿含:屠僧能得佛经,说明佛法无边。 般若随方在:佛教的般若理论,因应不同情况而有不同的解释。 空生久不谈:空性的道理深奥难言,难以谈论。 【赏析】
白云庵访衲山长老 己到白云外,宁知在白云。 注释:我已经来到了白云的外面,但不知道我此刻身在何处。 林深人不见,松下独逢君。 注释:树林深处人迹罕至,我在松下独自遇到了你。 风定茶烟聚,天空鸟语闻。 注释:一阵微风吹过,茶叶的烟雾聚集在一起,我听到了天空中鸟儿的鸣叫声。 岩花开未遍,秋思正纷纷。 注释:山间岩石上的花朵尚未盛开,秋天的思念却如潮水般涌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