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门常谢客,何怪没蓬蒿。
耕耨宽时两,川原足土膏。
黄梅苔砌坠,红杏粉墙高。
简勘幽居事,观鱼首自搔。
【注释】柴门:柴草编成的门。谢客:闭门谢客,不接待宾客。没蓬蒿:没有蓬蒿,即指没有杂草。耕耨(nòu):除草。宽时两:指农闲时节。川原:田野。足土膏:土壤肥美。黄梅(méi):梅子熟的时候。苔砌:青苔铺砌的台阶。红杏(xìng):红杏花。粉墙:白粉墙壁。简勘:粗略地观察。幽居:隐居之处。观鱼:观赏鱼儿游动的样子。首自搔:用手指挠头皮,形容发痒难忍。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诗人用朴素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农家的生活和情趣。首句“柴门常谢客”,表明作者不轻易接待客人;第二句“何怪没蓬蒿”,说明他之所以不欢迎客人,是因为他经常耕种,没有时间接待朋友。第三句“耕耨宽时两,川原足土膏”描绘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第四句“黄梅苔砌坠,红杏粉墙高”写景,通过描写黄梅时节青苔覆盖台阶的景象和红杏花开时粉红色墙壁映衬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最后两句“简勘幽居事,观鱼首自搔”,诗人来到一个偏僻的山野村庄,看到村民们在悠闲地观赏鱼群游动,自己却忍不住用手指挠起了头。这两句诗以“简勘幽居事,观鱼首自搔”作结,既表达了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也反映了他的无奈与辛酸,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