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江□知旧,缟带谊应贤。
约过初三月,来寻第二泉。
松风吹帻坠,野鹿向谁眠。
君至春申涧,题诗其处边。

【解析】

1.闻:听说。骏孙:骏孙,人名。锡山,地名。

2.却寄:寄诗于人。锡山,地名,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

3.闾江□:指诗人的友人闾丘孝允,闾丘,复姓。□,字号。

4.约过初三月:约定过了三个月以后。初三月,农历每月初三。

5.来寻:来到。

6.松风:松林中的风声。帻坠,古代用布帛做的头巾,因风吹落而坠落。

7.春申:春秋时吴国公子春申君黄歇的食邑地。

8.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明送别的对象“骏孙”,写与闾丘孝允相知已久,结下深厚友谊。颔联写分别后,约好过三月后到访其地,并请他在第二泉边题诗留念。颈联写别后相思之苦,想象朋友在第三、四月间来访,自己则在松风中思念朋友。尾联写朋友春天来到此地,自己在此为他题诗作纪念。

【答案】

闻骏孙将之锡山却寄

①闻 ——听说,听到(闻,动词)

②骏孙:人的姓名。

③将:将要,即将。(将,介词)

④锡山:地名。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南。(锡山,名词)

⑤却:却寄,指送别诗。

⑥寄:寄往,寄托(寄,动词)

⑦闾江□:作者的朋友闾丘孝允,名字和字号。闾丘,复姓;□,字号。

⑧缟带谊应贤:意谓有贤者的美德和才能的人应当是穿着白绢做成的腰带的人。(缟,通“缟”,白色的丝绸;应,应该、应当)

⑨约过初三月:约定过了三个月之后。(约过,动词短语表示动作的时间)

⑩来寻:来到。(寻,动词)

⑪第二泉:第二泉水流的地方,可能是作者的住所附近。(第二泉,名词)

⑫松风吹帻坠:松树林中的风声吹掉了帽子。(松风,名词做状语)

⑬野鹿向谁眠:野鹿向何处睡觉呢?(向谁,动词)

⑭君至春申涧:你来到春天的河边。(春申,古地名,这里用作人名或地名。涧,小河或山溪)

⑮题诗其处边:在春申涧旁为朋友题诗作记。(题诗,动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