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
【注释】: 1. 造语 —— 指用词造句。 2. 慑群子——使群子恐惧。 3. 卮言 —— 指浅薄的言辞。 4. 九经 —— 古代儒家经典,这里指《诗经》。 5. 极坚老 —— 非常坚硬。 6. 一掉转空灵 —— 一下就转到了虚无缥缈的境界。 7. 泠然张上乐 —— 冷冷清清,好像在上边演奏音乐。 8. 泠然 —— 形容音乐声音清冷。 9. 未许下方听 —— 没有允许下面的人聆听。 【赏析】:
【诗句释义】 雨过七章 其四:如何安慰寂寞,所欣良朋来。 将车出城郭,命酒对山河。 人语接黄鸟,衫光动绿莎。 未堪豪达兴,亦复减无多。 【译文】 何以安慰孤独,所喜良朋到来。 驾车走出城郭,斟酒欣赏江山。 人间的欢声笑语与黄莺相和,衣袂飘飘动绿草。 我不堪于豪迈之情兴起,也只减少一些罢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朋友来访的诗作。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东辅极泰山,西屏有太行。 东面是泰山的山辅(即山峰),西边有太行的山脉作为屏障。 神能托云鸟,势或览微茫。 神仙可以托付给云和鸟类,地势可能看到微小的轮廓。 匣剑因谁秘,天骐不可骧。 匣中的剑因为谁而秘藏?天马也不可高扬其蹄。 饥来还渴去,岁月误踉跄。 饥饿的时候,又渴了,就走了,岁月却误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尺五庄即事诗十二章 其一 一绿净无极,入门神已移。 雨收醒树色,云薄养天姿。 爱径纡行屡,看苔泥立迟。 荡摇得晴致,未忍拂游丝。 【注释】 (1)尺五庄:即“尺五天”。唐时以天为尺、地为五,所以叫“尺五天”。即“尺五天”。唐时以天为尺、地为五,所以叫“尺五天”。这里指代一种隐逸山林的意境。 (2)一绿净无极:意指绿色的树叶清澈明亮,无边无际。 (3)入门神已移:进入门内,精神已经转移了。
【注释】 尺五:唐制,官名有“尺”,以尺之长短而命名。这里指县令。庄即事诗十二章,指《庄农诗》二十首。其八,第二八。 伤心客:诗人自谓。 涕泗流:眼泪和鼻涕都流了出来。 望云还远啸:站在高处望着天上的云,发出长啸声。 倚树便低讴:靠着树边吟唱。 玉茗官:指诗人自己,因姓张,故称。 黄门鬓已秋:因年迈,头发已白,像秋天的黄色一样。 风流看若许:看自己的才华如何? 【赏析】
注释: 1. 何绍毅:诗人的朋友。 2. 我:诗人的自称。 3. 故:仍然。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绝。诗以“垂杨柳”起兴,以“帘外燕”作结,结构严谨。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优美。 首句“其奈垂杨柳”,用反诘语气发问,点明题意。垂杨柳,即柳树,是春天的标志。春风一来,垂杨柳便开始抽绿发青了。第二句写杨柳的枝条随风摇曳,婀娜多姿,仿佛是在向人们招手致意呢。第三句中“柔枝”指垂杨柳细长的枝条
【解析】 此为五律。首联写自己身处圣世,无文网束缚;二联点出“公余”闭户的悠闲生活;三联写功成身后,有名山胜水相赠;四联写酒兴正浓时,忽然想到自己的姓名在人间已如流星般划过,转瞬即逝。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朴实无华,却能表现诗人高洁的人格和旷达的胸怀,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七绝诗。 【答案】 译文: 身处圣世,无须束身于文网之中;公务之余,闭门谢客,闲适自得。功成身退之后,有青山绿水相赠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南溆得空阔,方亭俯碧流:“南溆”指的是一个宽阔的水边地带,“方亭”是方形的亭子或水边的建筑,“俯碧流”意味着亭子俯瞰着清澈的流水。 - 吹芬波是曲,浴影客为鸥:“吹芬”指的是水面上泛起的泡沫,“波是曲”形容这些泡沫像弯曲的线条一样排列,“浴影”可能是指水鸟的影子在水中显现,“客为鸥”中的“客”可能是指观赏者自己,“鸥”则是指生活在水边的海鸟
幸有何文叔,相偕兴不孤。 看花邻寺晚,撷蔓水亭芜。 群彦联镳至,深樽泥笑俱。 惜哉萍散易,我辈是鸥凫。 注释:幸有:庆幸、庆幸的是;何文叔:人名何文叔;相偕兴:相互陪伴、共同兴起;不孤:不是孤单的。看花:观赏花朵;邻寺:相邻的寺庙;晚:傍晚时分;撷蔓:采摘蔓草;水亭:靠近水面的小亭子;芜:杂草;群彦:众多的人。联镳:并列车马行进于道路两旁;泥笑:在泥泞中欢笑;惜哉:可惜啊;萍散:浮萍散开、飘散
【注释】 饮:喝酒。何绍毅:作者的友人,字绍毅。 荇(xìng):一种水生植物,叶子扁平如带,浮在水面上。鸣蛙:蛙叫。沙烟:沙漠中的烟沙。草多:草木丛生。 玉笛:玉制的笛子,这里泛指乐器。美人歌:美人唱歌。 碧树:翠绿的树木。高城:高大的城市。 流光倏(shū)三载:流光:光阴。倏:忽然,快速。三载:三年。 【译文】 早些年就喜欢饮酒于右安门附近酒肆,与何绍毅一起畅饮。 如今已久未听到他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