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
【注释】 短篝:指柴火灶。 谯楼,瞭望敌情的高楼,这里代称敌人营垒。 月出星河暗,天寒儿女愁:月亮升起,银河隐没,天空昏暗,天气严寒,儿女们都感到悲伤。 蠲心:消除烦忧。夜气:夜晚的氛围、气氛。激籁,激荡着声音,这里指风声。怨:怨恨。庭楸,庭院中的梧桐树。瘦影:瘦弱的影子。窗边鬓,指鬓发因寒冷而变白。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作。首句写诗人在帐内生起的柴火,由于霜风吹动,显得十分短小
《夜望》 叶尽树杈枒,树头明一鸦。 病知凉浃体,霜借月添华。 朔气凝千动,眠心警万家。 元津堪梦溯,大海乞危槎。 译文: 树叶已经落尽,树枝交错纵横,树上有一只乌鸦在栖息。我因为生病而感到身体寒冷彻骨,但月光却为这寒冷增添了一层华光。夜晚的寒风吹拂着大地,让人心神不宁,仿佛能听到远方的家家户户都在被惊醒。我想象着在遥远的源头寻找可以渡海的船只,渡过那无边无际、汹涌澎湃的大海。 注释: 1.
注释: - 自城湖放舟至蓉江宿周氏庄四章同张大阮二作 其二 自城湖水中放舟,到达蓉江,在周氏庄过夜,这四首诗是和张大、阮一起写的。 译文: 昔日我在采兰的地方渡过小舟,美人明月陪伴着我的船儿。 水面上的红光映照着露水的佩玉,翠绿的蠡山掩映在烟雾朦胧的窗前。 梦魂随春日的踪迹飘散得遥远,忧愁被酒力驱散了大半。 请让我做那位青箬翁吧,倚靠在树上钓鱼,度过寒冷的日子。 赏析:
诗句注释: - 董老溺饮酒,三杯兴始狂。市佣皆识面,有债亦寻常。睨雁青天小,临风白发长。糟邱封汝醉,醒后即他乡。 译文: - 董老沉迷于饮酒,三杯酒之后兴致勃发。市场上的工人都认识他,即使有债务也习以为常。看着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觉得它们那么小。面对风吹过的白头发,感觉它那么长。酒池被封闭,你喝醉了,醒来就到了他乡。 赏析: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注释: 1. 董老爱种花,钗鬟列屋夸。 - 董老喜欢种植花木,把屋子装饰得非常美丽。“董老”是指董姓的老人;“钗鬟”指女子的发饰,这里泛指美丽的花朵;“列屋”是并列排列的房子,这里指种植花卉的地方或环境;“夸”是称赞的意思。 2. 枯枝经拂拭,小蕊亦妍华。 - 经过轻轻擦拭,干枯的树枝也变得美丽有光泽了。“妍华”是美丽而有光彩的意思。 3. 春好傍莺坐,夜深愁月斜。 - 春天的时候
折樱桃花作瓶供 注释:折取樱桃花,作为装饰品放在瓶子里。 译文:折了樱桃花,做成装饰品放在瓶子里。 赏析:诗人用折下的樱花来装点瓶中之物,既表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素廧灯气热,抵得月𤫩珑 注释:素廧(xiǎo jǐ)是古代对白色的一种称呼,灯气指灯火。𤫩珑是一种美玉,这里指的是月亮。 译文:素廧灯光温暖如春,胜过满月照人间。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手法
《晓起》 明翠延晨旭,真天自在清。 恬风苏弱草,绵气惬流莺。 薄鬓飘烟软,春衣着腕轻。 游丝作憨态,婀娜若为情。 注释: - 明翠延晨旭(晨曦中的翠绿色):形容清晨的景色明亮而清新。 - 真天自在清(真正的天空清澈宁静):形容大自然的清新宁静。 - 恬风苏弱草(微风轻拂着柔弱的草丛):形容微风轻轻地吹动着草地。 - 绵气惬流莺(温柔的气流使流莺感到舒适):形容春天的气息使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山川春梦里,之子正雏年。 - 注释:春天的梦境中,你(即友人)还是一个年轻的孩子。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友人年轻的景象相映成趣,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 2. 颇恨碧天远,频疑翠袖蔫。 - 注释:非常遗憾天空那么远,频繁怀疑那翠绿的袖子会枯萎。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友人远离故乡
注释: - 董老:指董其昌。董其昌擅长绘画,撑胸竹石兰是他的画作特点。 - 屈刚为婀娜:形容画中竹子弯曲的姿态优美,婀娜多姿。 - 拔俗出高寒:形容画中的竹子生长在高高的山崖上,超凡脱俗。 - 湿墨两三叶:用几滴湿润的墨汁描绘出竹叶的形状和质感。 - 长笺云一竿:用长长的纸张描绘出竹子的挺拔姿态。 - 须生灵怪气:形容画中的竹子仿佛有着生命,显得生动怪异。 - 秀才官:指文人雅士
湖上见落花, 不尽斜阳怨,难为燕子心。 水将春缓去,天与夕俱深。 妆阁箔愁下,钓矶人苦吟。 隔萝云一角,乍可梦湘岑。 注释:湖上的落花飘零,斜阳也显得格外凄怨,仿佛在感叹春天的短暂。燕子无心停留,它们只能飞走寻找食物。湖水逐渐带走了春天的气息,天空也变得深沉起来。女子在妆阁中忧愁地垂下帘子,而钓鱼的人也在矶边苦苦地吟哦。隔着篱笆的云朵,似乎露出了一角,让人不禁想要梦见那湘江边上的青山。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