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
【注释】 西风吹叶去,风转复吹还。——西风,秋风。 入世惟长铗,孤心有乱山。——长铗,宝剑。 亲孥身命贱,道路友朋艰。——亲孥,妻子儿女。 安得充厨粟,一年供闭关。——“安得”与“一年”之间是省略号。 【赏析】 此诗为作者罢官归家后所写。首二句,以秋风作比,写自己被免职后的心情;三、四句写归家后的处境;五、六句写自己与妻儿的关系;最后两句写自己希望回家过上清静生活的愿望。全诗语言质朴自然
诗句:远天斜雁送斜阳,抱病登楼心易伤。 译文:远处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斜着飞翔,仿佛也在向落日告别。我因病而登上城楼,心中充满了悲伤。随着年华的逝去,曾经的青春如同潮水一般消逝了。黄昏的山峦和树木在晚风中显得更加苍老。我不禁感到疲惫,低头看着自己的衣服,感叹自己已经老了。我曾经狂放地吟诗饮酒,如今却只能对着酒壶发呆。世界都在变化,鸾鹤也纷纷离散,我又能做什么呢? 关键词解释: - 远天斜雁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郑明经乔迁之山左。“河山”“万里”是全诗的基调。“雁东翱”“石掌嵯峨”描绘出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三观曙收天阙雾”,“三观”指佛家三宝,即佛、法、僧;天阙为皇帝所居之处;“五松寒答海门涛”,五松是指五棵松树,而海门则指大海。这两句诗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末联以游仙和快策鳌来表达对友人的祝愿和期望。尾联“记取滋阳驱马地,桃花春雨满征袍”的意思是
【注释】 独居写简王丈坤二章 其二:此诗选自《全唐诗》卷三八四。“独居”是说诗人独居在东山的草堂中,“简”是书信的意思,王丈指友人,“坤二章”是杜甫所编的《杜工部集》,共二十首诗,这里指其中的第二首诗。 先生大隐古无怀,小足蔬鱼未禁斋:意思是说先生(指杜甫)隐居在大隐隐约的地方,过着清淡的生活,不禁止吃蔬菜和鱼。 留月拟裁赊酒券,款春重选乞花牌:意思是说留出月光准备裁制新出的酒券
【注释】 还家二章:指诗人归隐后所作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去来兮辞》其二。 生愁春未转:春天还未到就已愁苦不堪(因为身在外地,不能回家)。 身已属他乡:身不由己地被外乡所役使(因在外为官,不得不离开家乡)。 持待百年老:等待着百年之后才能回到故乡(因为身在外地,不能立即回家)。 能馀几寸肠:能有多少余下的思念之情(因为身在外地,不能立即回家,心中十分思念亲人)。 关河根宿命
【注释】1. 索乳娇雏:指妻子哺养小儿子,动作娇美。2. 悄:安静的样子。3. 疏箔:稀疏的纱网。4. 疏檠:即明灯。5. 浅杯难破:意谓饮少醉微。6. 一蟀能催:蟋蟀鸣叫声能使人起兴。7. 叶尽风欺:叶子落尽,秋风袭来。8. 潮回月碇:潮水退去后,月亮倒映在江中。9. 沈漠:沉静、寂寞。 10. 马磨牛衣有夙生:比喻妻子对小儿子的养育之恩。 秋夜示病妇 索乳娇雏怯易惊,悄垂疏箔掩疏檠。
暮屋疏桐月未生,听蛩先上隔篱檠。 秋怀不称琴丝懦,眼意能收夜气清。 短袖凄寒花阻梦,大河寥阔雁移声。 布衾竹榻虚闲福,酒榼茶铛苦独情。 注释: 1. 暮屋疏桐月未生,听蛩先上隔篱檠:傍晚时分,稀疏的梧桐树叶上的月光还未升起,我听到蟋蟀在离我不远的墙边鸣叫。 2. 秋怀不称琴丝懦,眼意能收夜气清:秋天的夜晚,我的思绪并不轻松,眼睛也能感觉到夜晚的清新。 3. 短袖凄寒花阻梦,大河寥阔雁移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仔细阅读诗歌内容,理解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大浃江楼”是诗的标题。此诗首联写诗人登上大浃江楼所见:万叶苍黄,一片秋色;危阑百尺,俯视群山。颔联写诗人登上江楼所见:登高而望,只见群山孤绝,只有自己与这无边的秋色为伴;群象纷来,似乎在向秋天致敬。颈联写诗人登高远眺所见:鬓发已白,感时伤怀;行客难留,日暮添愁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景的七言绝句。诗人用“无端”一词开头,表达了一种突如其来的情感和景象,使得读者不禁被吸引住眼球,想要一探究竟。 首联“无端吹梦到窗纱”,诗人以春风为引子,将梦中的景象带入现实。这里的“吹梦”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窗纱”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透过窗户进入室内的情景。 颔联“剪剪桐阴密密遮”。这里的“剪剪”形容桐树的枝叶繁茂,仿佛在轻轻摇曳;“密密”则形容梧桐树荫的浓密程度
独居写简王丈坤二章 其一 江海西风怕逐鸥,独居穷巷耐深秋。 注释: 1. 江海西风怕逐鸥 - 这里的“怕逐鸥”表达了一种避世的情怀,即不愿随波逐流,而是宁愿独自面对自然和生活的艰辛。 2. 独居穷巷耐深秋 - 这句表达了诗人孤独地居住在偏僻的小巷中,忍受着深秋的寒冷。 译文: 江边海边的西风害怕追逐那些自由飞翔的鸥鸟,我独自一人居住在偏僻的小巷里,忍受着深秋的严寒。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