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
望昌平 百里近皇都,萧条邑井孤。 夏霖频泛滥,秋谷竟虚无。 官府犹徵役,朝廷已罢租。 缅怀刘谏议,千载愧吾徒。 注释: - 百里近皇都:意思是说距离京城只有百里之遥。 - 萧条邑井孤:形容城市荒凉、无人烟。 - 夏霖频泛滥:夏天的雨水不断下个不停。 - 秋谷竟虚无:秋天的庄稼已经收割完了。 - 官府犹徵役:官府还要求百姓服兵役。 - 朝廷已罢租:朝廷已经停止征收田赋。 - 刘谏议:指唐代的刘晏
诗句解释及注释: 1. 世出颍川系,乡邻六一居。 - 译文:"我来自颍川的世家,与六一先生同乡。" - "颖川":地名,今河南省禹州市,历史上有"文风昌盛"之称。 - "世出":出身于。 - "颍川系":指出自颍川家族或地域。 - "乡邻":同乡或邻里。 - "六一":即刘勰(465年-532年),字彦和,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这里指刘勰的故居。 2. 声名崇孝友,术业富诗书。 - 译文
【题解】 刘氏交友卷,指友人刘某的书信。此诗为酬答之作,即以诗作答谢刘某的来信,并表示愿与刘某结为知己。 【注释】 ①谷鸟:野鸡,一种鸣声凄清婉转的禽鸟。啭:啼叫。嘤(yīng)嘤:拟声词。 ②兴:兴致,情调。馀:剩余。伐木:指砍伐树木。 ③论友道:论说朋友之间的情谊。盟:誓言。 ④杯酒:比喻深厚的友情。身相许:以身相许。 ⑤千金:指钱财。意自轻:心意自然轻松,不受金钱左右。 ⑥还闻:听说,得知
【注释】 东壁:指王逸少的故宅。王逸少,即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世称“王右军”。《晋书》记载:“王右军素贫俭,家无余财,唯有田畴数百顷。”图书府:指藏书之所。《宋史·李格非传》:“(李格非)家藏书万余卷,号‘潜虚堂’……每旬休假,必携书数囊,简装以行,曰:‘此吾家之物,吾身即物也。’”金门直:指秘书省正字。秘书省是中书省的属官,主管文翰文书,相当于后来的秘书、国史等职,为皇帝侍从顾问之臣。玉署
这首诗是示弼侄给侄儿的教诲,表达了他希望侄子能谦虚自省、勤奋学习、谨慎处事的愿望。 1. 有客传吾侄,攻书过昔时:这句诗的意思是,有人来告诉我我的侄子,他读书的成绩超过了过去。"有客传吾侄,攻书过昔时"是整首诗的第一句,意思是有人告诉我我侄子在读书方面有了长进。"有客传吾侄"是指有人告诉诗人,他的侄子在学习上有了进步;"攻书过昔时"则是指这种进步超过了过去。 2. 谦和自德性,俯仰备容仪
伯阳新辟斗室有诗见示用韵奉和 其一 新来居斗室,还自惜分阴。 - 诗人新来到斗室(简陋的住所),感叹时光易逝,珍惜自己的时间。 尽日唯探易,闲时不罢琴。 - 整天都在探索易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著作),闲暇时也弹奏琴。 檐昏钟响度,窗皎月华侵。 - 黄昏时分,屋檐下的大钟敲响了,月光穿过窗户照射进来。 犹含白雪吟。 - 到了这个时候(晚上),应该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仍可以继续吟诵《白雪歌》
【注释】: ①王孟坚:即王孟端,字孟坚,唐代诗人。 ②修撰:官名,为翰林院的学士。 ③清如玉:比喻人品高洁。 ④论交:指结友、交游。断金:谓交情之重,可断金为两段。 ⑤逸翮(hé):指高飞的翅膀。翮是鸟张开的尾羽。 ⑥闲心:心境悠闲。 ⑦浩荡乾坤:指广阔的天地。 ⑧相思:形容深深的思念之情。此处指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南游归途中
【注释】: 久别时相忆,重来又解携。——久别重逢,依依不舍,又要分手。 帝方求隐逸,子竟返幽栖。——皇帝正在寻找隐士,而您却回归山林。 海树连吴地,云山入剡溪。——海树与吴地相接,云山与剡溪相通。 草堂何处在,莫遣世人迷。——不知道草堂的所在,不要让世人迷失方向。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送邓宗经时所作。 首联“久别时相忆,重来又解携”,写离别之情。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自然流露出来。
乐平屈氏母挽诗 夙有闺闱德,兼闻母道贤。 教孙成令器,享禄及高年。 谖草凋堂砌,松枝蔼墓阡。 文章堪不朽,表石见新镌。 注释: 1. 夙有闺闱德:指母亲从小就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2. 兼闻母道贤:不仅听闻母亲的德行高尚,还听说母亲的为人善良。 3. 教孙成令器:教导儿子成为有才干的人。令器,美好的器物,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4. 享禄及高年:在晚年享受俸禄。享,享受;禄,俸禄。 5.
【解析】 1. 第一句“此翁”,是作者自指,即作者自称。第二句“衡岳下”,指在湖南衡阳的衡山之下;第三句“八帙过三岁”,八帙,指八十年。第四句“蔼一堂”,形容子孙辈满堂聚集的样子。“诸孙”指自己的儿子,“蔼一堂”指满堂都是自己的儿子。“蔼”字的意思是“和蔼”、“亲切”。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这位老人在衡山脚下,已是白发苍苍,如同秋霜一样洁白。他的寿命已经八十有余,家中的儿孙们也都已长成了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