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隽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语言和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考生需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作答。 “飞遁篇”,即《飞白赋》,作者自序云:“余少好为文章,游于京师,以故人王叔文为侍从卫尉知枢密事(即翰林学士),得召见,赐金紫,既而叔文得罪,复左授连州刺史。时天宝已后,文字失古法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的杨慎,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书法家和绘画家。他的诗才横溢,尤其擅长七言律诗,被誉为“杨升庵之诗”,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为“明初三大诗人”。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尼山闻治世所宗,斯道经天行地同。 尼山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这里曾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孔子被尊为“圣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诗中说
注释: 茅斋寄在小城隈,旧国霜前白雁来。 这是说诗人的茅舍坐落在小城边上,秋天到了,霜降的时候,大雁就从北方飞回来了。 药里关心诗总废,菊花从此不须开。 意思是说,因为思念家乡,所以无心欣赏秋菊,连吟诵诗歌的兴致也没有了。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的写景抒情之作,也是其绝句中较为出色的一首。首句点出“斋”的所在——小城,而第二句则点出了“斋”的由来——“寄在小城隈”。“小城”,指夔州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游潮阳白牛岩时所见美景的诗。下面是每句的具体释义和译文: 1. 梦魂久结此山间,秋晚山缘得未悭。(注释)“梦魂久结”指的是诗人长久以来就向往这个地方,“秋晚山缘”则是指秋天的傍晚,山的景色格外迷人。“得未悭”表示这里的景色如此美好,以至于诗人难以抗拒。 译文:长久以来我就向往这个山间的地方,秋天的傍晚,这里的景色更加迷人。 2. 松壑出云皆绿气,石岩生月共苍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花前集杜:“集杜”通常指收集杜甫的诗篇,这里特指在花前欣赏和思考杜甫的作品。 2. 差见黄花无数新:"差"在这里有意外、偶然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惊喜。"黄花"即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但在这短暂的春天里,它依然盛开着,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和活力。"无数新"强调了数量之多,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象的珍惜。 3. 正思戎马泪盈巾:"戎马"指的是战场上的战士
尼山闻治世所宗,斯道经天行地同。 岩岩邹峄闲先圣,由兹而降经尘封。 大道为公不终秘,登堂仿佛闻丝桐。 汉室诸侯抱残缺,未能阐发开愚蒙。 周程张邵接踵起,维时文在天所钟。 紫阳夫子毓关南,更知后起难为功。 格致诚正八字张,微言大义无疑恫。 当其投匦上书日,说书崇政达四聪。 中遭谗邪道将废,未几天朗日昭融。 历祀于今且数百,王鈇圣灯咸率从。 瞻仰肃拜效赞叹,绘天赋海徒冥蒙
白日皖晚不见人,岛龟安藏龙戢鳞。有客湔衣江海垠,还来取适黄羲身。 遂使岩薄万古尘,此兴不随沧桑泯。大文既舒烂以陈,中有奇光可结邻。 白石之粲水粼粼,宛其无数流花湮。渔父棹卷恍知津,怅望江秋生江春。 犹令人者传避汉,莫往莫来谁为真。日月自此揽青磷,道心文心两逡巡。 噫嘻,道心文心两逡巡
茅斋寄在小城隈,旧国霜前白雁来。 药里关心诗总废,菊花从此不须开。
差见黄花无数新,正思戎马泪盈巾。 且看欲尽花经眼,花底山蜂远趁人。
梦魂久结此山间,秋晚山缘得未悭。 松壑出云皆绿气,石岩生月共苍颜。 天能磊砢安峰骨,我欲高歌动海澜。 爱尔晨曦兼暮紫,可容袖满水声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