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诗句如下: 灯下尽销魂, 斜倚如相就。 一握春风笑有痕, 更比伊人瘦。 接下来是译文: 在灯影下,我完全失去了灵魂,斜倚着仿佛与她相依相就。 一握春风的抚摸留下微笑的痕迹,却比那美人还要纤瘦。 脉脉绣屏之中,似乎在陪伴着我听着时间的流逝。不要担心今夜的寂寞,可以当做是双红袖。 接下来是赏析: 《卜算子·戏咏瓶中桃花》是一首清代诗人高旭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灯下桃花形象的描绘
【解析】 此词为作者在一次离别后写给情人的词,表达对爱人深深的怀念和眷恋之情。全词语言浅白如话,但含蓄蕴藉,情意深长。上片写别后之愁苦。“风雨”“添得”写出了别后夜雨的凄清,更增添了离人的愁思。“一寸相思一寸灰”,用“灰”字比喻相思的煎熬,表达了离人对爱人的思念与牵挂;“还是无心好”一句,直抒胸臆,道出自己内心无法摆脱的苦楚。下片写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底事太多情,惜别伊谁晓
【注释】 草长蝶寻芳,风暖莺调舌:草木茂盛,蝴蝶在花间飞舞。春天的气候温暖,黄莺啼鸣婉转。 桃花不算春,何忍轻攀折?:春天虽然来了,但开到荼縻(荼縻:指桃)的花并不全是春光明媚的象征。我怎能因为贪图欣赏这美丽的花朵而轻易折断它呢? 燕子去仍来,明月圆还缺:燕子南飞又北归,月亮圆了又缺。 不敢登楼望远人,所怕鹦哥说:不敢登上高楼,是因为担心远行的人会从楼上看到。 【赏析】 这首词写惜春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首词为作者除夕夜所作,全词以元日为时间背景,写新春佳节之际,人们欢庆新年的情景。上阕写春节时的景象:万象更新,春意浓密;梅花香飘四溢,报喜传春。下阕写春节期间人们欢度节日的盛况:男女双双互赠信物(“郎谱合欢词”意为男子赠女子以合欢词),妇女剪贴窗花以示庆祝。最后两句点明主题
卜算子 眉毛画得初含黛,泪洗脂仍稍薄。神仙梦境销沉了十二年,今天才遇到秋天的魂魄。 景色短促向阳难,傍晚出门惊霜早。百感幽香旧色花,哪能比当年好。 注释: 眉画:指古代女子化妆时描画的眉毛。黛,黑色颜料。 脂:指搽在脸上或唇上的化妆品。 销沉:消沉。 秋魄:指秋天的魂魄。 景短向阳难:意思是说景物短暂,难以持久。 晚出:傍晚时分外出。 惊霜:因霜降而感到冷。 百感幽香旧色花
卜算子 楼上锦衾寒,楼外愔愔雨。竹径芹泥湿未干,不辨曾来处。 相对剔银釭,隔座迷花雾。一霎欢娱一段愁,霎霎浑无据。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此为小令。 楼上锦衾寒,楼外愔愔雨。竹径芹泥湿未干,不辨曾来处。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女子在楼上看到窗外的雨景,感到孤单寂寞。下片写女子与爱人分别后,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她的闺怨之情,感情真挚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双调小令。 初秋夜景:描写深秋的夜晚景色。 霁:雨雪停止,天气转晴。 碧天:蓝天,青天。 暑退新凉足:夏天已经过去了,凉爽的感觉已经很足。 卷帘:把帘子放下。 茶:这里泛指茶叶。 白云篇:指《白乐天集》,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蓦见:忽然看到。 西窗竹影斜:西边的窗户旁,竹子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墙上。 阑干:栏杆。 赏析: 此词为宋末元初词人夏文彦所写
《卜算子·阻闸爪步》是清代词人陈维崧的一首词,以下是诗句: 风急楚天秋,日落吴山暮。乌桕红梨树树霜,船在霜中住。 此句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天空中狂风呼啸,楚地的天空显得格外清冷;夕阳西下,吴山被晚霞映照得如同黄昏一般。诗人用“乌桕红梨树”作为背景,增添了一份秋天的凄美气息,而“树树霜”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寒冷和孤独感,仿佛连船只都难以逃脱这股寒气,只能静静地停泊在霜中。
卜算子·舟行 【注释】: ①蓬低:船篷低垂。蓬,指船篷。 ②阑篙住:停着。阑,通“拦”。篙,撑船的竹竿。 ③天边去:指远山在天的尽头消失。 ④荒烟际:荒草茫茫的地方。 译文: 乌云压顶,船帆低垂,沙岸上积水阻断了前行的道路。雨后山色青翠欲滴,仿佛与天边的碧空融成一体。岸边长满了芦苇,远处村庄稀疏可见。日暮时分,渔人划着小船返回,泊于一片荒芜的烟雾之中。 赏析:
卜算子 几度怯临风,有恨无人识。一寸相思一寸灰,只剩红冰结。 悄地背人弹,着雨菱花湿。待把真珠慰寂寥,点点凝愁血。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楚天遥、六么令等。因首句押平声字韵故称“卜算子”。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仄韵转两平韵。 几度:几次。 怯:害怕。 临风:面对风雨。 有恨无人识:心中充满了怨恨却没有人能理解。 一寸相思一寸灰:一寸深的相思化作了一寸深的灰烬。 只剩红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