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卜算子·二首 塘暖宿鸳鸯,百树珊瑚覆。乍见东风便别离,怪得和人瘦。香颈乍回时,粉额初裁就。占得江南第一春,一夜眉梢透。 注释: - 塘暖:池塘温暖。 - 宿鸳鸯:与鸳鸯一起栖息。 - 百树珊瑚覆:周围有各种树木像珊瑚一样覆盖着水面。 - 乍见东风便别离:刚一看到东风便感到要分别。 - 怪得和人瘦:难怪你和人一起会显得消瘦。 - 香颈乍回时:突然转头时,脖子散发出香气。 - 粉额初裁就
释义: 粉泪滴在高楼的檐头,流水呜咽着。羌笛无端地飘落片片,千里关山之间别离。 高士身著古衣冠,独自怀抱孤洁芳菲。装满诗囊却有万斛愁绪,休与他人分享这秘密! 译文: 泪水滴落在楼头的粉壁上,流水声在呜咽。羌笛无声地飘落一片片,千里关山之外别离。 高士身著古代的衣冠,独自怀抱着孤高的芳香。装满诗囊却有万斛愁绪,不要与别人分享这秘密! 注释: 1. 粉泪滴楼头:泪水像粉一样洒在楼头的墙上。 2.
卜算子 秧针 欲制水田衣,难学天衣丝。倦绣空中乱唾绒,点点杨花弄。 卓影刺波明,补得青莎空。乞巧穿来定几时,秋老无人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曹贞吉创作的一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田劳作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水田中的劳作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欲制水田衣,难学天衣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水田劳作的艰辛和不易的感慨;而“倦绣空中乱唾绒,点点杨花弄”又展现了劳作之余,诗人的悠然自得
卜算子 微雨湿红蕉,台径飞香满。百丈游丝漾晓风,怎说春难绾。 六曲小回栏,帘影花边卷。试问愁心几许长,宛宛垂杨短。 此词通过描绘微风细雨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和惆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微雨湿红蕉,台径飞香满”两句,描绘了一幅细腻的画面。微雨轻轻洒在红蕉之上,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朦胧而美丽。台径上,飘散着淡淡的花香
卜算子 不奈泬寥天,又遇黄昏雨。冷冷清清滴到明,蛩语人无语。 旧恨并新愁,此际纷然起。断送华年白发新,只为秋声里。 注释: ①不奈:无法忍受。 ②泬寥(jué liáo):形容天空广阔无云。 ③黄昏雨:黄昏时分的小雨。 ④寒露冷清:形容天气寒冷而清冷。 ⑤蛩(qióng):蟋蟀的叫声。 ⑥“旧恨”二句:旧日的仇恨与新的忧愁一齐涌上心头。纷然:纷纷。 ⑦华年:美好的年华。白发新:指头发由黑变白。
【注释】 纤云:女子。女史:女官。题:题词,为画梅册作诗。飞上瑶台:比喻梅花高洁如仙女之飘然超脱。几许情:指梅花的多少。吟毫:指用毛笔写诗。清沚:水边。江妃:屈原《离骚》中称巫山神女为江妃。玉妃:指王母娘娘。 【译文】 在何处询问春天的信息,梅花已经飞上了瑶台。 密密疏疏的梅花有多少感情?写出来就是那墨痕的香味和瘦影临清沚的景象。 不是江妃而是玉妃,她独占群芳里的美丽。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
【注释】 ①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桃花”、“百和令”。双调,四十四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②忆梦:怀念梦中的情景。 ③絮:柳絮,轻盈飘飞的物体。 ④相见:分别之后,不能见面。 ⑤寻处:寻找的地方。 ⑥但愿:希望。 ⑦一世:一生。 ⑧郎:对男子的美称。 ⑨住:居住。 【赏析】 《卜算子·忆梦》是南宋词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了男女相思之情,通过梦境来表现。全词情感细腻婉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语言以及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考生在理解全诗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感;然后仔细阅读选项内容。 题中“独坐更无聊,掩上菱花镜”一句,写自己独处无聊,掩上菱花镜,照见自己的容颜,反衬出思妇的孤独。 题中“只为思君不见君,添我恹恹病”两句写思念丈夫,因见不到而生病。“恹恹病”是形容相思病,用词新颖贴切
【诗句释义】: 卜算子·秦淮听孙观宝唱大鼓,以小词赏之 唤起秣陵秋,响遏行云度。清脆莺声沥耳圆,一串珠喉吐。 檀板左轻敲,右击冬冬鼓。振得全神顾盼时,皓腕频频露。 【译文】: 在秦淮河边聆听孙观宝的大鼓表演,用小词来欣赏他的精彩表演。 唤起了秣陵的秋天,声音高亢如同云朵般飘荡。莺声清脆如水滴般响亮,一串珍珠般的喉咙吐出美妙的声音。 左手轻敲檀木板,右手敲击冬冬鼓。全身心都沉浸在他的表演中
注释:卜算子·秦山塘泛棹作也。时久雨初晴,水没田舍 鸥梦屋庐间,人立菰浦杪。远树迷茫浸碧天,一朵凉云绕。 橹划水纹圆,棹转波声峭。斜日微风点黛山,画意添多少。 赏析:此词写景清丽,情致闲雅,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上片起首二句写景。“秦山”指秦淮河之北的秦淮旧地。词人游秦淮后,在秦淮河畔乘小舟泛行,时值久雨初晴,江上一片汪洋,只见田舍被淹没在水下。“鸥梦屋庐间”,词人泛舟至秦淮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