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卜算子 秋雨(壬午)积雨砚生花,壁润苔成字。 整夜悠扬整夜听,滴沥梧桐树。 永夜怯灯微,寒室香难炷。 勉强眠来梦不成,梦却知何处。 注释: 1. 积雨砚生花,壁润苔成字:雨水积在砚台上,砚台的花纹仿佛生长出来;墙壁上的苔藓也似乎变成了字迹。 2. 整夜悠扬整夜听,滴沥梧桐树:整夜都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仿佛能听到水滴落在梧桐树上的声音。 3. 永夜怯灯微,寒室香难炷:在漫长的夜晚里
《卜算子·春恨》解读与赏析 “满院碧桃花,半为东风瘦。”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致,满院的桃花被微风轻轻吹动,似乎都因为东风而变得有些消瘦。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却又稍带忧伤的景象。 接下来是“恼煞梁间燕子飞”,这里用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它们在春风中自由飞翔,然而却因为诗人心中的春愁而感到烦恼。这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更将作者内心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以下是《卜算子》的逐句释义及其相关赏析: 1. 诗句:寂寞雨中花,憔悴堤边柳。 - 注释:在细雨纷飞的时节,花朵显得格外孤独;堤边的柳树也显得憔悴不堪。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细雨中的花朵和堤边的柳树,生动地展现了一种凄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 2. 今日吟鞭过画桥,当日来时候。 - 注释:诗人今日再次骑马经过曾经走过的画桥,回忆起往昔的时光。 - 赏析
卜算子 秋窗 暑去渐凉生,小室宜深邃。 卷起帘儿对好山,墙角幽花媚。 静夜怯灯昏,无酒难成寐。 风惹芭蕉雨又来,点滴惊心碎。 译文: 夏天已经过去,天气开始变凉,我住的小屋里很安静也很舒适。 我喜欢在窗前卷起帘子看着美丽的山峰,墙角的小花也显得非常美丽。 夜晚安静的时候,我害怕灯光太暗,没有酒就难以入睡。 风吹动芭蕉叶子,雨水又来了,滴滴答答的声音让我心都碎了。 注释: 1. 暑去渐凉生
卜算子 帘外雨如烟,柳外花如雪。 已是恹恹薄病天,又作清明节。 昔日结如心,今日心如结。 心里重重叠叠愁,愁里山重叠。 注释: 1. 帘外:指窗前。 2. 雨如烟:形容雨点细密如烟。 3. 柳外:指窗外。 4. 花如雪:形容花白如雪,鲜艳美丽。 5. 恹恹:形容身体不适,精神萎靡的样子。 6.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农历的四月初三。 7. 昔日结如心:指过去的事情就像心结一样难以解开。 8.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王朗亭半舫斋:指王朗亭的半舫斋(王朗亭是明代文学家、诗人)。半舫斋:即“半舟斋”。 蠡壳:蠡壳,古代的一种船形器物。 斑竹:斑竹,一种有花纹的竹子。 木兰桡:木兰木做的桨。 双髻:双髻,指女子两鬓盘成的两个发髻。这里借指船上的女艄公。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令。上片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春雨图;下片则写女艄公的形象
卜算子 寒食出游 一只小瓜皮,两岸垂杨树。 指点停船宛转桥,曲曲弯弯处。 定不留春住,那不愁春去。 过了今年三月三,又几点、清明雨。 注释: - 小瓜皮:小船的外型像小瓜一样。 - 垂杨树:杨柳下垂,随风飘荡。 - 指点停船:指用手指在水面上划出船只停泊的位置。 - 宛转桥:弯曲盘旋的桥梁。 - 曲曲弯弯处:指桥的曲折之处。 - 定不留春住:意为不让春天停留。 - 那不愁春去
卜算子 微雨湿苔痕,阶下秋花满。 有个阶前憔悴人,病起和伊看。 又是一番秋,只是无肠断。 留得当年憔悴人,也不恨、天涯远。 注释: 1. 微雨:小雨。 2. 湿苔:湿润的苔藓。 3. 阶下:阶前的地上。 4. 秋花:菊花。 5. 伊:她。 6. 又:再次。 7. 无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8. 留得:留住。 赏析: 这是一首词牌名《卜算子》的作品,属于宋词中的一种
【注释】 阶下:台阶下面。蔷薇:一种花,又名玫瑰、刺梨等。架:横架在屋檐下的木制结构,用以支撑瓦面。红鹦鹉:一种鸟,羽毛鲜艳,常被人们作为观赏对象。 忘却:指忘记。窥帘:偷偷地看。人:这里指的是自己。 潜:偷偷地。来去:往来。轻试:轻轻地试探。踏青鞋:穿上新做的鞋子。凌波步:穿着水鞋在水面上行走。凌波:水上行走貌。 不道:不料,想不到。回头别有人:回头看见另一个人。相:作动词用,意思是说话。侬汝
【诗词原文】 圣驾幸长安恭纪 舞蹈遍遐方,翔凤游麟见。 太华峰头护彩云,辇路皆天眷。 八百卜年长,宅镐开宫殿。 俯视秦皇与汉高,海外犹荒甸。 【注释解释】 1. 舞蹈遍遐方:在远方到处都有舞蹈表演。遐方指的是远方的地方。 2. 翔凤游麟见:凤凰和麒麟(吉祥物)被看到。翔凤是凤凰的飞翔,游麟是麒麟的漫步。 3. 太华峰头护彩云:太华山(位于陕西)的山顶上,有彩云环绕。太华峰为陕西著名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