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
霹雳石访瘗鹤铭 古碑不可读,半堕在江滨。 霹雳石:指雷击的山石。 瘗鹤铭:唐代张彦远撰,唐玄宗诏刻于泰山之东麓,因刻石时有鹤自天而降,故名“瘗鹤铭”。 译文:古碑不能阅读,一半坠落在江边。 注释:古碑:指的是张彦远所刻的《瘗鹤铭》。半堕:一半坠落。 赏析:诗人用“霹雳石”来比喻雷击的山石,表现出对古代文化遗迹的珍视和敬畏之情。 空有轰雷石,谁为问水人。 译文:雷击的山石,无人问津。 注释:问水人
注释: 1. 中秋夜:指中秋节。又:表示再次,又一次。蕙前民山尊湘九集:指在蕙前和民山、尊湘九人聚会。扶晨寓斋:在早晨的住所,即寓所。分得亭风二字:得到“亭风”两字,可能是作者自创的词牌,也可能是别人的作品。亭风是古代一种诗歌体裁。 2. 旅次欢场少:在旅途中欢聚的场合比较少。 3. 乾坤杯影外:酒杯的影子在天地之间之外。指酒量很大。 4. 晴雨烛花中:蜡烛的光焰在雨水中摇曳。形容天气多变。 5
【注释】 和淡心访南村惠麓山房过憩寄畅园韵 其三:与好友一起到访南村惠麓山房休息,并寄情于畅园的韵味。 莫问英雄事,年来但听莺。 何堪今日耳,犹是故园声。 山水无人境,烟花不世情。 遥持一杯酒,相劝隔重城。 译文: 不要谈论英雄的事迹,因为近年来我只倾听黄莺的啼叫。 哪能忍受今天听到的声音,依然是故乡的莺声。 山水间没有人迹,烟花盛开时也不属于世间。 我遥持一杯美酒
【注释】 九:指农历九月,古人有重阳节。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因在秋季,故称“秋”。 集葛:即集贤院,是唐代皇帝召见百官、商议政事的地方。 书室:官署的书房。 得风池二字:指得到皇帝赐名“风池”的官职。 其一:诗作中第一首。 艳歌:《古诗十九首》之一,描写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寡妇思念丈夫而唱出的悲凉歌声。 双鬓:指女子的头发,这里借指妻子。 浊酒一灯红:形容室内昏暗。 龙山畔:地名
遇吴羽士小憩双峰阁 在吴地遇到一个隐居的羽士,在双峰阁休息。 探幽宁得倦,绝顶叩禅房。 探寻幽静的地方,疲倦时叩响禅房。 但觉此中旷,不知何处香。 只觉得这里空旷,不知道那里有香气。 秋多山正紫,江冷树先黄。 秋天山上的树叶是紫色,江水冷了树先变黄。 赖得逢脩静,萧疏共夕阳。 幸好遇到修静,与萧疏的晚霞共度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双峰阁与羽士相遇并休息的诗。首句“遇吴羽士小憩双峰阁”
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夜集饮时所作,诗中描写了清宵难度、微雨月中、酒醉歌乱等情景,抒发了人生无定的感慨。首联写诗人在中秋佳节之夜,难以渡过这个美好的时刻,因为屐齿已经踏破了苔青,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艰辛;颔联则描绘了微雨中的月中夜景,凉花秋一亭中的美丽景色;颈联则写诗人因贪杯而导致浮蚁醉倒,杂乱的蛩声也使诗人感到心烦意乱;末联则是诗人的感慨之情,感叹人事无常
【注释】: 1. 宿再公房:住宿在再公的房子里。 2. 复:又。 3. 山僧致:山中僧人。致,情趣、意趣。 4. 辞名:推辞名誉。因悟得:因此领悟到。 5. 留病:留滞疾病。与闲俱:和闲适一起。 6. 摘豆朝餐客:早上采摘豆子供客人食用。 7. 浇花日课徒:每天浇水浇花以教育学生。 8. 有谁来问法:有没有人来请教佛法。 9. 秋色满庭铺:秋天的景色铺满了庭院。 【赏析】:
【注释】 江海:江河。争雄:争夺霸权。这里指潮水。岿然(kuī rén):高耸,屹立的样子。乱潮:指汹涌的潮水。世犹知有汉:人们仍然知道汉代的江山。肯不名焦:怎敢不以焦山为名。肯:岂敢;怎能。树色无今古:树叶的颜色没有古今的区别。波光变暮朝:波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时闻清吹发,磬响落层霄:时时听到清脆的乐声,回荡在高高的云霄之中。磬(qì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赏析】 这首诗是写焦山的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多景留题在,凭栏忆昔游。 - 多景楼的墙壁上留有你的题词。站在高处,回忆过去的旅行。 - “多景”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扬州。这句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感慨万千。 2. 谁怜千古恨,都作乱帆秋。 - 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谁能同情我长久的遗憾呢?所有的悲伤都被秋天的风带走了。 - “乱帆”形容秋天海面上的帆船,这里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痛苦。 3.
【注释】 登:登临,登上。甘露寺凌云亭:在苏州市西郊的虎丘山上。凌云亭为一亭阁建筑,建于唐代。干戈后:战争结束后。千堞(dié):千门万户,泛指众多的城防工事。黄鹤:古迹,传说三国时孙权曾在此建“黄鹤楼”。赤乌: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县南。东吴:三国时孙权所建之吴国。 【赏析】 这首七绝写登山望古迹所见,抒发怀古之情。首联说登上古寺凌云亭之后,仍觉不尽兴。颔联写云雨迷蒙中的千重城防,以及孤零零的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