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颙
这是一首描绘春云出谷图的诗句,通过对春云出谷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态度。 译文: 云住山色佳,云去山骨瘦。 云物屡变更,青山但如旧。 子华亦何人,胸有山水痼。 嵯峨万叠青,收拾在尺素。 春云去何之,出谷渐弥布。 滃郁复氤氲,天下期盖覆。 或然化甘霖,江山起烟雾。 枯槁及林木,巨细沾雨露。 慎勿谩遮天,掩蔽激众怒。 无心我亦云,偶出非有故。 读书幸不多,早被儒冠误。 巍然抗高节
【注释】 我家北山下:我住在北山脚下,这里泛指家乡。 脱冠解尘襟:脱下帽子,除去衣襟上的尘埃。 古屋三五间:几间破旧的茅屋。 秋风白云深:秋风吹过,白云深处。 功名不挂口:功名利禄等世俗之事,不放在心上。 岂受岁月侵:难道会被时间侵蚀吗。 青山长在眼,白发任满簪:青山依旧在眼中,而我已经满头白发。 有酒可以斟,有诗可以吟:有酒就可以喝,有诗就可以吟诵。 野禽可当曲,涧水可当琴
丙申年六月十六日,发生了兵乱,奚德基赋诗纪事:张纯诚把他的诗拿来求和,我用韵写了一首。 张九四据苏州发兵五百人赴杭省军,叛军于是反袭。 天下很快平定,阴霾散开,天空显得更加广阔
江南怀古 仗剑出西游,来游帝王州。 登高望故国,感慨弹箜篌。 长歌四五发,云物惨不收。 歌声忽悲壮,江汉不敢流。 峨峨天目山,王气今已收。 英主从北来,长驱势莫留。 浮云卷旌旗,天兵动戈矛。 国破佳人死,时危志士忧。 遂令歌舞地,夜雨鸣松楸。 野殿莓苔古,荒城鸟鼠秋。 茫茫古帝魂,千古不可求。 神飞故宫远,月出西陵幽。 凄凉白云乡,寂寞芳草洲。 我欲吊古迹,落日寒飕飕。 无言一尊酒,悲风起闲愁
注释: 夷齐(yí qí)是商朝末年的两位贤人,他们一起反对暴君纣王,后来隐居山林。盗跖(dào zhí)是古代的一个盗贼头目,他以残暴著称。耳目(ěr mù)在这里指的是感官和知觉。樗栎(chū lì)是一种大树名,倚桐(yǐ tóng)是指依附在梧桐树上。熏莸(xūn yáo)是一种香料,薰指香草,莸指臭草,二者气味稍有差别。凫(fú)短,鹤(hè)长,比喻短处与长处。得失(shī
注释: 梦中役 梦里亦役役,醒后愈嚣嚣。 梦中亦劳碌,醒后更忙碌。 嚣嚣更劳碌,暮暮还朝朝。 忙碌不休,日复一日。 奔驰天地老,汨没岁月消。 奔波于天地之间,消磨岁月如流水。 贫贱安吾常,不泰复不骄。 无论贫贱还是富贵,保持平常心,不得意忘形或骄傲自满。 峰顶绝涓流,海底无炎熇。 高峰之巅,清流绝踪;深海之下,火焰熄灭。 崇岗不受浸,洪涛揆容烧。 高耸的山峰不被水淹,大浪冲天也难使其动摇。
我本山中人,不为世网牵。 寓情猿鹤间,寄兴鸥鹭边。 扫花净石径,烹茶汲溪泉。 神游三洞云,耳洗千尺渊。 两手弄明月,双脚踏紫烟。 胡为尘埃中,脱屣未断缘。 动有饥渴忧,幸无势利缠。 何当驾天风,飞上青峰巅。 耸身天地外,凝心混沌先。 俯首谢人世,一笑千千年。 注释: 我本山中人:我本是山中的一员(指隐士) 不为世网牵:不受到世俗的束缚 猿鹤间、鸥鹭边:猿猴和仙鹤之间,海鸥和鹭鸶之间 扫花净石径
【注释】幅巾:古代文人戴的头巾。杖屦:拄杖,穿鞋。晚游:在黄昏时出游,表示悠闲自得。 【译文】诗人手持杖,穿着幅巾,在傍晚的时候游玩于南北两山之间。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景,“南峰翠凝黛,北巘青堆蓝”是写山色,“横空青翠色,照眼覆玉环”,则是写云气。 后两句写人物,“峨峨金芙蓉,迥出两屿间”是写山峰,“层峦挺奇秀,怪石蹲坚顽”则是写石景,“孤高处士容,窈窕佳人颜”、“处士气节刚
诗句解释 1 云边仙女夜骖鸾 - 这句子描绘了一位仙女在夜空中与一只鸾鸟相伴的情景。"云边"指的是天空的边缘,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夜骖鸾"则意味着她在夜晚与鸾鸟共舞或相随。 2. 月下霓裳舞袖宽 - 此句形容仙女在月光照耀下的舞蹈,她所穿的服饰华丽且宽大,像彩虹般的衣带飘扬。"霓裳"通常指代华丽的衣服,而"舞袖宽"则突出了她的舞姿优美和动作幅度之大。 3. 吹彻紫箫风露下 -
我何时才能找到合适的去处? 行走吟诵在清晖映照下的美景。 脚穿烟霞屐,身穿芙蓉衣。 天风助我消瘦的步履,山云锁起幽静的门扉。 我与麋鹿共游山林,又与猿鹤同飞天空。 小草铺陈野色,幽花散发余辉。 没有一样不是自得其乐,深感愧对往日的非行。 叹息世间网罗重重,当面遭遇祸机横生。 酒杯中暗藏鸩毒,笑谈中杂有嘲讥。 甘愿沉沦危辱之中,如何能洞察先机。 尘世之缘早已断绝,世俗之好也已淡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