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铎
诗句释义 1. 登黄鹤楼 - 描述了登上黄鹤楼的场景。黄鹤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顶,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2. 宦游岁月易蹉跎 - 表达了自己在外为官的岁月中,时光易逝,感慨岁月匆匆。宦游指在外做官,蹉跎则指时间流逝,岁月不等人。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3. 对景其如感慨何 - 面对眼前的景致,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诗句原文: 半幅青帘柳外斜,瓮头春色泛桃花。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酒肆门前柳树和酒瓮头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半幅青帘柳外斜"形象地勾勒出酒肆的静谧与古朴,而"瓮头春色泛桃花"则通过色彩对比,将春色之美与桃花之艳相映成趣,营造出既清新又醇厚的氛围。诗中还蕴含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思索,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译文
诗句输出:曲径沿流上下,苍苔白石磷磷。 译文:小径沿着溪水蜿蜒而上,两岸长满了绿色的青苔和白色的石头,它们在阳光照耀下闪着晶莹的光点。 注释:本句中的“曲径”指的是弯曲的小道,通常是指山路、溪边的小路等;“沿流”表示顺着河流的方向;“上下”则描绘了小径的延伸方向;“苍苔”指的是覆盖着青苔的石头或地面;“白石”则特指那些因长年累月的水流冲刷而显露出白色质地的石头
【诗句】 三径重开书屋,九峰旧隐人家。 欲辨武陵春色,溪流泛出桃花。 【译文】 在通往山间的路上重新开启了三间小屋,九座山峰依旧隐匿着古老的人家。 想要分辨武陵的春天景色,溪流中泛出了盛开的桃花。 【注释】 1. 三径重开:三间小屋重新开放了。三径,指《桃花源记》中的三条小路。 2. 九峰:指山中九座山峰。 3. 旧隐人家:指隐居在九峰山中的古老人家。 4. 欲辨:想要分辨。 5. 武陵
【译文】 河边的柳树只剩半截,多为行人赠别时折下。羌人不知萧瑟已至尽头,在明月中吹响笛声作别。 [注释] 河桥:指黄河边上的桥梁。折杨柳:折柳相赠。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故诗以此开篇。 羌虏: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一个贬称。 萧索:凄凉冷落之意。 向:对着、吹奏之意。 【赏析】 《折杨柳》是一首乐府旧题,多写离别之情。此篇为送别之作。首句点明季节、地点和人物,“折杨柳”三字交代了送别的场景
注释: 1. 送曾与忠:送别曾与忠。曾与忠,人名,生平不详。 2. 沧江欲暮时:沧江,指长江。欲暮时,即将黄昏之时。 3. 我怀殊未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殊未已,没有停止,即久久不能平静。 4. 君去独何之:你独自离去,去哪里呢?君,对对方的尊称。何之,何处,去哪里。 5. 乡国多归梦:家乡国家常常出现在梦中。 6. 天涯少故知:天涯,比喻远方。故知,老朋友,旧友。 7. 别来明月夜
三径重开书屋,九峰旧隐人家。 欲辨武陵春色,溪流泛出桃花。
半幅青帘柳外斜,瓮头春色泛桃花。 遥思昔换金龟处,知是长安第几家?
送送临歧路,沧江欲暮时。 我怀殊未已,君去独何之? 乡国多归梦,天涯少故知。 别来明月夜,无那思凄其。
晏铎是明代诗人,字振之。他是明英宗时期的“景泰十才子”之一,与当时的其他文学家共同推动了明朝诗歌的发展。 晏铎的生平经历丰富,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担任过监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等职务,并在福建道御史任上巡按两畿和山东等地,留下了深刻的政治印记和声誉。尽管他的政治生涯最终由于言事而被谪至上高县典史,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是不容忽视的。 晏铎擅长五言律诗,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