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残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
羌虏不知萧索尽,月明空向笛中吹。
【译文】
河边的柳树只剩半截,多为行人赠别时折下。羌人不知萧瑟已至尽头,在明月中吹响笛声作别。
[注释]
河桥:指黄河边上的桥梁。折杨柳:折柳相赠。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故诗以此开篇。
羌虏: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一个贬称。
萧索:凄凉冷落之意。
向:对着、吹奏之意。
【赏析】
《折杨柳》是一首乐府旧题,多写离别之情。此篇为送别之作。首句点明季节、地点和人物,“折杨柳”三字交代了送别的场景。第二句写折柳赠别。“多为行人赠别离。”这句是说,人们大多折下杨柳枝送给远行者作为离别时的赠礼。这一句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第三句写羌人不知离别之悲,而只知月明星稀,笛声悠扬。第四句写羌人不解离别的苦楚,而只是对着明月,吹着悠扬的曲子,寄托自己的哀思。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