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正觉
芝麻压得油,粳米炊得饭,还我丛林饱参汉。 芝麻和粳米混合,可以制作出美味的油和饭,让我们在禅宗中修行,达到身心俱足的境界。 衲僧履道贵平怀,何必临机争转换。 衲僧(即和尚)追求的是内心平静和简朴的生活,不必追求外在的变化和转变。 活计自然,家风成现。 生活琐事自然地处理,家庭的风俗习惯自然地展现出来。 顺水便风,归舟到岸。 就像顺流而下的水,遇到风就会改变方向,船只也会到达目的地。
偈颂七十八首 其七十二 【注释】 1. 髑髅:死人的头骨,这里用来比喻佛的灵性。 2. 本来:指佛的本性。 3. 毗卢顶𩕳平:佛教中的最高境界,象征着无边的智慧和慈悲。 4. 玉马:指佛教中的法轮。 5. 半夜:指子时,古代将夜晚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现代的一个时辰,半夜即三更。 6. 木鸡:指佛教中的禅定,通过冥想达到的一种状态。 7. 历历:清晰明亮的样子。 8. 借位明
诗句释义 - 何须更举扬:不需要再去吹响或扬起,意指无需过多炫耀。 - 全体露堂堂:整体展现出的光明、整洁。 - 湿暑时时雨:潮湿的夏日,时有细雨。 - 薰风阵阵香:微风带着淡淡的芳香。 - 秧针初透水痕浅:插秧用的稻杆(秧针),刚刚插入水中,水面上留有浅浅的痕迹。 - 蒲刀欲剪柳丝长:使用蒲草制成的刀具正在修剪长长的柳条。 - 双六盘中休喝彩:在棋盘游戏“双陆”中,双方已经下完棋
这首诗出自《佛学入门》一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吾家种草古今难,针鼻才分度线端。 混处相期君把手,到时不与汝同盘。 却来大用纵横是,向去全功转侧看。 底事要凭师印可,轮回生死不相干。 注释:吾家种草:比喻佛法无边无际,如种子般广泛传播。古今:从古至今。针鼻:细小如针的鼻尖。才分度线端:比喻佛法的微妙之处。混处:指修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法门。相期:互相约定,相互期待。你把手
注释:浪爪拿舟时,雪花溅空,十年的慈爱之风已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胸际。如今我常常在堂上与大家相见,我们分付饮茶谈笑中,谈论着往事。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宴会上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自己与众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浪爪拿舟”形容酒席上的热闹气氛,而“雪溅空”则形象地描绘了酒桌上的气氛热烈。诗人以“十年胸际著慈风”作为开头,表达了自己多年来一直受到众人的关爱和支持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麟龙不为瑞,珠璧不为贵。” 注释:麒麟和龙不是吉祥的象征。珍珠和宝玉也不是贵重的物品。 2. “衲僧眼豁开,彻见生死蒂。” 注释:剃度的僧人眼界开阔,能够看透生死的根源。 3. “生死蒂,第一义。” 注释:生死的根蒂是最重要的真理。 4. “诸佛心,祖师鼻。” 注释:所有佛陀的心,都与祖师的鼻子一样。 5. “少林传灯,灵山授记。” 注释
【注释】 万物:指一切事物;自:自然;当言用极处:应该谈论它的极致之处,即最完美的境界;事:事情;函盖合:像函子和盖子一样紧密配合;箭锋柱:箭杆上用以支撑箭头的横木或金属物。比喻为事业立下坚固的基础。 【赏析】 这首诗是说万事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地发展、变化而来的,而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一个最佳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它们最完美的境地,也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 诗中的“万物”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注释:寒岩上的异草,象征着取得成功。明月与白云相伴,分身成影。幽洞的奥秘不受关锁,自由纵横,不受世俗束缚。 赏析:此诗以寒岩异草比喻成功,以明月、白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成功者的风采和境界;以幽洞为喻,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不被世俗束缚的思想;最后一句“纵横那涉两头人”则是对成功者无畏精神的赞美。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富有哲理性。同时,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人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 1. 玉线金针相续难 - “玉线”可能指代的是丝线、银线等,通常用来形容精细的工艺或美好的事物。“金针”则可能是指金线,同样代表着贵重和精致。这里的“玉线”与“金针”相续(接续)难以完成,意味着它们需要非常精细和巧妙的技艺才能完成。 2. 劫壶空处妙投关 - “劫壶”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容器或器皿。“空处”可能表示这个容器是空的或者被利用过
这首诗的译文是:如今的生活已经交到了旧人手中,版头疏漏了很久又还给了亲人。 星河月色与长江水混为一,那清亮的光均匀地映照在江面上。 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呢? 安稳的时候要记得转身离去,转过了身来是否还认识我,寒冷贫穷时脸庞黝黑皱皱。 注释: 1. 活计:生计。 2. 版头:印刷版上的字。 3. 疏久:疏漏,疏于职守。 4. 星河:指银河。 5. 月与:与月亮相映。 6. 长江:指长江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