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龙不为瑞,珠璧不为贵。
衲僧眼豁开,彻见生死蒂。
生死蒂,第一义。
诸佛心,祖师鼻。
少林传灯,灵山授记。
随高随下,何此何彼。
假诸因缘,神通游戏。
有时五教三乘,有时三德六味。
有时屋里主财,有时门头了事。
处处清白家风,人人见成活计。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麟龙不为瑞,珠璧不为贵。”
    注释:麒麟和龙不是吉祥的象征。珍珠和宝玉也不是贵重的物品。

  2. “衲僧眼豁开,彻见生死蒂。”
    注释:剃度的僧人眼界开阔,能够看透生死的根源。

  3. “生死蒂,第一义。”
    注释:生死的根蒂是最重要的真理。

  4. “诸佛心,祖师鼻。”
    注释:所有佛陀的心,都与祖师的鼻子一样。

  5. “少林传灯,灵山授记。”
    注释:少林寺中传递佛法的灯火,以及在灵山上的传授记录。

  6. “随高随下,何此何彼。”
    注释:无论是在高位还是在低处,都是如此这般,没有高低之分。

  7. “假诸因缘,神通游戏。”
    注释:一切事物都有其因缘,就像神通一般自由自在地游戏。

  8. “有时五教三乘,有时三德六味。”
    注释:有时遵循五种教法,有时遵循三种乘法;有时强调三德六味。

  9. “有时屋里主财,有时门头了事。”
    注释:有时候家里主要关注财富,有时候只是为了应付差事。

  10. “处处清白家风,人人见成活计。”
    注释:无论在哪里都能保持家庭的纯洁风气,每个人都能轻松地完成工作。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修行者的视角,阐述了佛教教义中的“第一义”概念。它通过对比各种事物和现象,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真谛的理解。诗中指出,真正的佛法并不是外在的装饰品,而是内在的智慧和觉悟。修行者应当超越世俗的荣辱得失,领悟生死的真相。同时,诗中也体现了禅宗对于世事无常、随遇而安的思想,即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是一篇富有哲理的禅宗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