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及主题思想;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语言和手法等分析艺术特点;最后对诗歌的情感表达进行赏析。 (1) “谒伍相祠”一句是说诗人登上云崖的祠堂去拜谒伍员,这里运用了“谒伍相祠”这个典,点明诗人拜谒的对象。 (2) 第二句中“霁”是天气转晴的意思,这里用来描写湖口风色的变化。 (3)
春日登湾上水楼 春天的时候登上湾上的水楼,观赏着满园的美景。 心赏欢同调,聊成假日游。 欣赏着美景心情愉悦,就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暮窗纡翠岫,春槛抱沧流。 傍晚时分,窗外是蜿蜒曲折的山峦,春日的栏杆抱着碧绿的江流。 芜绿烟催暝,花寒雨作愁。 野草被烟雾笼罩显得朦胧,花枝因冷雨而凋零,增添了一丝忧愁。 红芳坐来歇,登处且消忧。 红艳的花朵静静地坐下,在这里可以消除一天的烦恼
过东湖寺清甫旧寓 物外生寥泬,精庐俨翠微。 案尘收蠹简,院静掩萤扉。 朗月思玄度,清言阻彦威。 陈踪那可即,回首怅烟霏。 注释: 在物外生出空旷寂寞之感。 精庐俨翠微:精庐(僧房)矗立于青翠的山岭之上。 案尘收蠹简:案上积满了书卷,被尘封了。 院静掩萤扉:庭院里静悄悄的,只有萤火虫的光在门前闪过。 朗月思玄度:明亮的月光下,思念着玄度禅师。 清言阻彦威:清谈的言语被阻挡。 陈踪那可即:陈迹、陈踪
【注释】 寓妙隐庵 :隐居在妙隐庵。 东风仙苑斗芳菲:春天的花园,花儿争奇斗艳。 家在云林屡梦归:我家住的地方像云和林那样遥远,常常梦见回到家乡。 河畔草青莺欲语:河边的草地绿油油的,小黄莺仿佛在说:“我想说话”。 城南花满蝶初飞:城南的花已经开满了,蝴蝶也从南方飞来了。 寒生古院偏多雨:寒冷的天气使古老的院子经常下雪。 苔没空阶正掩扉:院子里满是苔藓,门被雪覆盖着。 留恋曲池春更好
归次曲阿作 曲阿城外草萋萋,匹马东归日正西。 乱后客身无可寄,春深乡思转成凄。 愁中燕子惊新社,梦里桃花识旧蹊。 莫向行途歌不易,青山茅屋任君栖。 注释: 1. 曲阿城: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南部。 2. 草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景象。 3. 匹马东归:形容独自一人,骑着马向东归去。 4. 日正西:太阳已经落山了。 5. 客身:指漂泊在外的游子。 6. 难寄:无法找到可以投宿的地方
这首诗是杜甫对沈约所作之《感遇》诗的和作。诗中“何期从物化,天畔忽潸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离别的感慨。 解析: - 首句“分手浑如昨,生离已十年。”:描述了与沈约分别的情景,仿佛昨日一样清晰,但实际上已经过去了十年。 - 第二句“何期从物化,天畔忽潸然。”: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突然之间就化为尘土,生命短暂而易逝。 - 第三、四句“酒伴凄朝露,花情忆夜弦。”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夏景图。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字释义和赏析: - "物外寻真境":在自然的景物之外寻找真正的境界。 - "云标启梵宫":像云彩一样高扬,照亮了佛寺的大门。 - "绿沉消夏气":绿色的树木使夏天的炎热消退。 - "红艳夺春工":红色的花朵胜过春天的美景。 - "岭色含朝旭":山峦的颜色像是早晨的太阳。 - "岩声乱夕空"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云阳道外清晨雾气氤氲,我骑马奔腾追逐着群马。天边楚地春山易被云雾笼罩,云中江边的树木难以分辨。乡心更在风花暮色中,旅人的足迹频频惊扰陌上的野草。想要在陇头驻马,但啼莺深处令人不忍闻。 注释: 1. 晓氤氲:清晨的雾气弥漫。 2. 连翩:指马奔腾。 3. 天际:指远处的楚山。 4. 楚山:即楚国的山。 5. 风花:形容春风和花朵。 6. 陇头:陇山之头,古代地名。 7. 啼莺
【注释】叔贻:指作者友人。卧病,卧病不起。家园:家乡。代讯:代替问候。闻君抱病谢尘踪,归卧乡园绿屿中。水曲:曲折的水流。别岛:离别之地。花深遍爱隐房栊:在花丛深处喜爱隐居的地方。仙芝:仙人的草药。琪树:奇树。为林:作为森林。最忆夜分红烛静,朱帘垂处月朣胧。 【赏析】这是一首代友问候的诗。开头二句说朋友卧病在家,谢绝尘世的一切纷扰,只愿意在家乡的园林里,与大自然为伴。三、四句写他喜爱隐居之处
《冬日宴何中翰馆》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首二句写诗人与朋友在冬天的寒夜相聚,因别后相逢不易,故有“乖隔”之意,“多歧”指聚会的地点很多。颔联写诗人告别汉宫的情景,“避地向江干”,意谓辞官归隐而避居江南之地。颈联写宴会上的情景,“淹宵宴”,指宴会时间很长。尾联写诗人听歌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醽绿”指酒色,“坐消寒”意谓酒能使人忘掉忧愁。 注释: 1. 冬日宴何中翰馆:在冬天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