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云霄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和意象,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本题要求“逐句释义”,首先对原句进行断句,然后解释诗句的意思;最后将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答案】 (1)食后到县斋去闲静地散步,下着小雨也晴了。打开酒杯在梅花树下饮酒,喝了几杯就泛舟赏花品酒。落花飘落到地上,更觉得春天里草长得特别茂盛
注释: 醉后分携不记吾,晚宜堂畔费招呼。 人归别浦江声远,鹤寐闲庭月影孤。 邂逅我堪怀叔度,风尘谁复问狂夫。 他时相忆还劳子,巳约东溟旧钓徒。 译文: 喝醉后我们分开了,不记得彼此,只记得在晚宜堂旁边被招呼。 人们回家后,别浦的江声显得遥远,闲庭空寂月光孤单。 偶然相遇,我怀念张叔度,谁还问那个狂夫? 以后思念时还烦劳你,已经约定东溟岛的旧渔夫。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别情
诗句: 去年独酌临沧海,今日相携上翠微。 注释: -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特指诗人去年独自饮酒时的情景。 - 独酌:独自一人饮酒,表示诗人独自饮酒的孤寂和落寞。 - 临:靠近、面对,这里指面对大海。 - 沧海:大海,用来形容海洋的广阔无垠。 译文: 去年的某个时候,我独自坐在海边,面对着浩瀚的大海,独自饮酒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寂寥。而如今,今天我与你一起手牵手登上了翠微峰,共同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注释】 下邳:古县名,治在今江苏睢宁西北。山:指下邳的山川风景。苍翠:葱绿繁茂的样子。潺湲(chán yuān):水急流声。烟霞客:指寄情山水的隐逸之士。相看:相视而笑。放颜:开颜大笑。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担任下邳知县期间。首句说下邳一带没有高山,过江以北也见不到山了。次句说明自己生性喜欢烟霞之景,所以出仕做官,又住在这山明水秀的地方。三、四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是一位官员,但却是一个寄情山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侵晨发毗陵,薄暮及江阴。” - 注释: 早晨启程前往毗陵,傍晚抵达江阴。 - 译文: 我清晨从毗陵出发,傍晚时到达江阴。 - 赏析: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一大早就出发了,直到傍晚才到达目的地江阴。表达了旅途的辛苦和时间之长。 2. “积雪明高原,归鸟喧前林。” - 注释: 雪覆盖的高原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归鸟在林间欢快地歌唱。 - 译文: 雪白的高原在阳光下闪耀
【注释】 饮张簿宅:指宴饮在张薄的家中。张薄,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薄有诗名,与柳宗元齐名,世称“柳柳州”。他曾任江华郡(今湖南江永)县令,后调任柳州刺史,故称“柳柳州”。 向晚闻:傍晚时听到。向晚,傍晚时分。 空烟净酒微醺:天空中的烟雾散尽,美酒也喝到半醉。微醺,略带醉意。 远望怜芳草:远远地看远处的芳草。怜,怜悯。 落海云:落在海中的白云。 赏析:
挂席介休驿,泊舟清江浦。 水落蒲巳稀,日暮鸟知聚。 【注释】 挂席:指行船。蒲:芦苇。巳:尽。 蒲已稀:水落了芦苇都干枯,没有水草了。 落暮:傍晚、黄昏。鸟知聚:傍晚的鸟儿知道要聚集起来。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作者在旅途中,从“挂席”写起,先叙下船之后的情景,然后依次描写出航后所见所感:水涨时芦苇茂盛,水退时芦苇枯黄,天色将暗时鸟群归巢,天黑时分寒风呼啸。最后又回到船上
译文: 二月时江水清澈,春意盎然波光粼粼;北孤山头浓云密布,遮蔽了天空。北孤山头上的阴云化作细雨,我本想渡过长江,但心却愁绪满怀。 注释: - 漫兴:随意创作。 - 澄江春水深:清澈的江水在春天显得十分深邃。 - 北孤山头云阴阴:描述北孤山头的云层浓密、阴暗。 - 北孤山头云作雨:形容云层仿佛变成了下雨,给人以飘渺的感觉。 - 我欲渡江愁我心:想要渡过江流去到远方,却感到内心充满了愁绪。
【注释】1.彭城:今徐州,古代地名。2.石:山石。3.河流:即河水。4.愁客舟:形容心情烦闷、忧愁的船。5.九里山前:指彭城的东面,靠近九里的山。6.春草碧:指春天绿油油的草地一片碧绿。7.晚帆风雨问黄楼:黄昏时,风起云涌,浪涛汹涌,我站在黄楼上,向远去的行舟发问。8.黄楼:即徐州的黄楼,为汉末刺史袁术所建。9.赏析:此诗首句写景,点出地点和季节;次句抒情,抒发作者因思乡而引起的愁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通读原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描绘的画面及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