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食县斋静,微雨亦复晴。
开樽梅花下,啜醨泛其英。
残蕊自坠地,更觉春草生。
重云生夕暝,江城鸿雁鸣。
兀坐不忍去,暂此息营营。
簿书非我事,鞭笞非我情。
抱策未归去,幽怀徒自盈。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理解其意思,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和意象,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本题要求“逐句释义”,首先对原句进行断句,然后解释诗句的意思;最后将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答案】
(1)食后到县斋去闲静地散步,下着小雨也晴了。打开酒杯在梅花树下饮酒,喝了几杯就泛舟赏花品酒。落花飘落到地上,更觉得春天里草长得特别茂盛。重阴天气降临傍晚,江城有鸿雁鸣叫。孤零零地坐着不想走,暂且放下心来不思虑烦劳。簿书不是我该管的事,鞭笞也不是我该承担的情。抱着书卷没有归去,幽愁的心情徒然自满。
(2)赏析:①首联写自己闲逸无事之时,到县斋去散步赏景,心情宁静愉悦。②颔联写诗人在梅雨天赏梅饮酒,畅饮之后乘舟游春赏景,心情十分惬意。③颈联写诗人看到落英缤纷,春草萌生,心中顿生感慨:岁月如梦,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④尾联写诗人感叹仕途不顺,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与理想,于是抱憾而归,内心充满惆怅之情。⑤全诗表达了诗人闲适愉快的心情以及仕途不顺的苦闷感伤之情。
译文:
饭后到县斋去散步,下雨天也有放晴的时候。打开酒杯在梅花树下畅饮,喝了几杯就荡起小船赏花品酒。落花飘落到地上,更觉得春天里草木茂盛。天空浓云密布降临傍晚,江边有鸿雁鸣叫。独自坐着不想走,暂且放下心来不思虑烦劳。公务不是自己应该管的,鞭打也不是自己应该有的情意。抱着经籍没有回家,心中忧愁满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闲散之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抒发了他仕途不得意而怀才不遇的悲愁苦闷之情。
第一句“退食县斋静,微雨亦复晴。”描绘了诗人闲居无事时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诗人来到县斋,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片刻,享受着难得的宁静。接着又遇上了细雨,但随后又晴朗了起来。这里的“微雨”和“复晴”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第二句“开樽梅花下,啜醨泛其英。”描绘了诗人在梅花树下开樽畅饮的情景。诗人手持酒杯坐在盛开的梅花树下,品尝着美酒,欣赏着美丽的花朵。这里的“开樽”和“啜醨”都体现了诗人的雅兴和高洁的品格。而“泛其英”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梅花盛开时的陶醉之情。
第三句“残蕊自坠地,更觉春草生。”描绘了诗人看到落英缤纷、春草萌生的景象后的感慨。诗人看到地上的落花纷纷飘落,不禁想起了春天里的草木繁盛。这里的“残蕊”、“自坠地”和“春草生”都描绘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第四句“重云生夕暝,江城鸿雁鸣。”描绘了诗人看到天空中出现浓云并听到江城传来大雁鸣叫的景象后的感叹。这里的“重云生”和“鸿雁鸣”都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感慨之情。而“暮暝”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之情。
第五句“兀坐不忍去,暂此息营营。”描绘了诗人在江城独坐时的心境。他独自坐在那里不愿离去,暂时放下心中的忧虑和烦恼。这里的“兀坐”、“不忍去”和“暂此息营营”都表现了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感慨之情。
第六句“簿书非我事,鞭笞非我情。”描绘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他认为那些繁重的公务并不是自己所应该关心的事情,那些鞭挞和责罚也不是自己所应该承担的情感。这里的“簿书”、“鞭笞”和“非我事”、“非我情”都表明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屑一顾。
第七句“抱策未归去,幽怀徒自盈。”描绘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未来生活的态度。他认为虽然自己已经抱着经籍回家了,但内心的忧愁却无法消除。这里的“抱策”、“未归去”和“幽怀”、“徒自盈”都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第八句“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闲散之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抒发了他仕途不得意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