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苍罗万山,土少石嵯峨。
地僻寡商贾,寻丈耕陂陀。
况值风尘起,逃亡今巳多。
存者悲徵税,行者泣负戈。
皇天久不雨,嗷嗷其奈何。
秋七月之交,阴云翳庭柯。
南山殷其雷,北山雨滂沱。
田家嗟有生,老稚抚其禾。
欣欣喜相语,兹雨理则那。
【注释】
七月雨寿处州刘使君:七月的雨水滋润了寿州的刘使君。寿州,在今安徽寿县。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括苍罗万山:括苍山,即浙江天台山,位于浙东;罗万山,指周围群山。
土少石嵯峨:山上土少,石头多而陡峭。嵯峨,形容山峰高峻的样子。
地僻寡商贾:地处偏远,很少有商人来往。
寻丈耕陂陀:一亩或数亩大的田地,都是靠陂陀(山坡)耕种。
况值风尘起:何况现在战乱四起。
逃亡今巳多:逃难的人已经很多了。
存者悲徵税,行者泣负戈:活着的人因征税感到悲哀,行走在路上的人因战争而流着泪。征,征收。税,租赋。
皇天久不雨,嗷嗷其奈何:老天爷已很久没有下雨了,老百姓怎么过活?
秋七月之交,阴云翳庭柯:秋天七月的交接时分,阴云遮蔽了庭院中的树木。
南山殷其雷,北山雨滂沱:南面的山有雷声,北山下大雨倾盆。
田家嗟有生,老稚抚其禾:农民们感叹自己有了生存的权利,老人和小孩子都抚摸着庄稼。
欣欣喜相语,兹雨理则那:高兴地相互交谈着,这场雨是应该下的。兹,这。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寿州一带的风雨景象,反映了当地百姓的疾苦与期盼。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情感。
首联“七月雨寿处州刘使君”,直接点明了主题,指出本诗要表现的是寿州地区遭受暴雨的灾情。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寿州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状况以及当时的政治局势。这些内容为我们理解整首诗的背景提供了重要信息。
中间两联主要描写了寿州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其中“地僻寡商贾”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该地区交通不便、商业稀少的现状。而“寻丈耕陂陀”一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当地农民在坡地上劳作的情景。同时,诗人还通过“存者悲征税”等句子,表达了当地人民的无奈和悲伤。
后两联则转向了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希望老天能够降下一场及时雨来解救当地的困境。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既体现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深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