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诗句原文: 尺幅波涛万里思,坳堂杯水即天池。 凭君开只摩醯眼,看到扶桑日出时。 注释解释: - 尺幅波涛万里思:意指画作虽然只是小幅,但描绘的海面波涛汹涌,如同万里之遥。 - 坳堂杯水即天池:形容茶杯中的水面如同天空一般广阔无垠。 - 凭君开只摩醯眼:意为希望观看者能开启眼界,像摩醯那样能看到更远的地方和事物。 - 看到扶桑日出时:提到“扶桑”,指的是传说中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地方
注释: 和诸笠山县尉见过一韵四绝 挟策宁兼博塞通,亡羊前路却相同。 暂时放下官家事,莫放花前茗碗空。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全诗共四句话,每句话都是一个独立的意象,通过这个意象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挟策宁兼博塞通"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挟策",意思是拿着策略,"宁"表示宁愿,"兼博塞通"表示广泛涉猎,通晓各种知识。整句话的意思是,我宁愿拿起策略,广泛地了解和掌握各种知识。
注释:我难以找到代耕的工作,年年都过得很冷清。虽然官宦的境况让我的诗情变得冷淡,但是我却常常闲来无事,喜欢去询问翻译的工作。我走过很多地方,看到的风景到处都是,无论在哪里都能看到春天的美好景色。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活的感慨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他用“代耕未易得逢年”来形容自己难以找到代耕的工作,年年都过得很冷清;用“宦况诗情总冷然”来形容他虽然官宦的境况让他的诗情变得冷淡
注释:相随断发及文身,异俗殊音强自亲。 译文:跟随他们一起剃去头发和纹身,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习俗,所以他们相互亲近。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他认为即使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但只要他们愿意互相亲近,那么这就是最好的。这也体现了他的包容和开放的心态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诗句解析: - “舞干七日苗民格”:这里的“舞干”可能指的是某种舞蹈或庆典活动,而“七日”则可能是活动持续的时间,“苗民”则指代苗族人民,“格”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规范、接受。整句可能是在描述某日在庆祝活动中,苗族人民接受并规范了某种舞蹈或仪式。 - “何以文翁化蜀时”:这里的“文翁”可能是指西汉时期的官员张敞,他曾任蜀郡太守,治理蜀地有功,因此被称为“化蜀”
【解析】 此为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对刘让夫的画像的赞美,来表达他的政治主张。 第一句“选官须近圣人边”,意思是在选拔官员的时候要向圣人学习,这是作者的一贯政治主张,也是他对当时统治者的警告;第二句:“选佛直到然灯前。”意谓选拔人才应该像挑选佛祖一样,要慎重、细致;第三句: “选石全凭方寸地”,意思是选拔人才应该全面考察,不可偏颇,不能只看一面而忽略另一面。最后一句“清风两袖米家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诗意,再逐句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最后点明情感主旨。 “牢锁重关路不通”,写出了诗人在牢狱中的处境,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苦闷与挣扎。“何人过我扣参同”,是作者自我表白。“何人”指代的是那些不辨是非、颠倒黑白的权贵,而“过我”则表明诗人自己已经超脱于世俗之外。“参同”一词出自《周易参同契》
【诗句释义】 曾笑贫儿夸暴富,又怜老姥作贫婆。 曾嘲笑那些贫穷的人,他们竟然自夸能迅速发财; 又怜惜那些年迈的妇女,她们变成了贫困的老太婆。 提筐植杖沿街乞,餍足墦间不较多。 提着篮子、拄着拐杖沿街乞讨,满足于在祭坛旁边得到一点施舍。 【翻译】 曾嘲笑那些贫穷的人,他们竟然自夸能迅速发财; 又怜悯那些年迈的妇女,她们变成了贫困的老太婆。 提着篮子、拄着拐杖沿街乞讨,满足于在祭坛旁边得到一点施舍。
仓颉未生先看路,包羲(伏羲氏)才画已有书。 诗句“仓颉未生先看路,包羲(伏羲氏)才画已有书”表达了文字和书写工具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性。仓颉是传说中的汉字创造者,他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个飞跃;而伏羲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造字圣人,象征着文明的开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文字与书写工具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瓜园共看如意帖”描绘了一个和谐的场景:一群朋友围坐于瓜园之中
注释:大地春光一气通,河阳花与武陵同。 花时花下逢梅福,一笑相看色是空。 译文:大地春光一气通,河阳的花与武陵的相同。 在花开的时节遇到梅花,相视而笑都是空的。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大地春光一气通”,描绘了春天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颔联“河阳花与武陵同”,则通过对比两地的花卉,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诗意。尾联“一笑相看色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