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注释 题刘让夫明府行乐图十二:题目,指刘让夫《行乐图》十二幅中的一幅。 为蚓为蜩原一体:蚯蚓和蝉本来同属一物,都是动物。 饮泉饮露也同清:泉水和露水一样清澈。 腹中岂有不平事:难道在肚子里面有什么不公平的事情。 飞出枝头咽一声:从树枝上飞出来,发出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刘让夫《行乐图》十二幅中的《秋蝉》。诗中描绘了蝉的形体、叫声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注释】 偶从物外识人豪:偶然在尘世之外认识人中豪杰。物外,这里指隐居之地;鸣鹤求声出九皋,出自《庄子·秋水》篇:“齐谐者,志怪者也。”《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意不在鱼,后亦已止。其验在鷇(鸟)子喙间,以观沤鸟之来也。旦视而不见其景,俄然闻雏(鸟)之音:‘嘿(呼)!’咸悦。摇其尾,观兆其首,皆过矣,然后乃去。”九皋,指大水泽边
【注释】 刘让夫:唐代著名书法家。明府:太守的别称。 行乐图:描绘主人在宴饮作乐时的场景。 智人:指有智慧的人,这里指刘让夫。不比:不必比较。狐疑:比喻疑惑、犹豫。独立寒凘:形容独自在寒冷中站稳。欲解时:即将要解除疑虑的时候。 笑与水冰:指和水一样冷,比喻态度坚决。对语:相向说话。三人清白:指三人都清白无辜,没有做坏事。总相知:始终互相了解。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刘让夫的行乐图
【注释】 刘让夫:人名。明府:官名,汉郡守的别称。行乐图:描绘行乐场面的图画。相随:伴随。琴鹤:指文士。清:清风。万卷书:泛指书籍。野鸟:山野中飞翔的小鸟。三嗅:再三地闻,表示多次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行乐”为主题,通过描写一幅《刘让夫明府行乐图》中的景色和人物活动。首句写琴鹤相伴,轻车疾驰,风清气爽;次句写满载清风和万卷书的车子;第三句写山野中的飞鸟也知路远难行,频频鸣叫
题刘让夫明府行乐图十二臣心百折类抽丝,欲写丹心退食时。 那得朝廊千万丈,代将牙笏为书思。 注释: 臣:我 百折:比喻困难很多 抽丝:比喻曲折 退食:指退朝后休息 丹心:忠诚之心 代将:代替 牙笏:象牙制成的官笏,是官员上朝时的仪仗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的情怀。首句“臣心百折类抽丝”,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忠诚之心如同抽丝一般曲折复杂,难以言表。次句“欲写丹心退食时”
【题刘让夫明府行乐图十二】 青莲老子心胆怯,会么居士太饶舌。 不难不易在当人,剑门劈破乾坤裂。 【注释】 青莲:莲花,佛教中常用来比喻佛性。 不难不易:形容做事既不费力又不困难。 当人:适当地处理人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刘让夫所作。诗中用典贴切而自然,不落套;用事新颖而不俗;对仗工整而浑然一体。全诗结构严密,层次清晰,首句“青莲老子”暗指刘让夫的出身和性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与语言风格、用词特点、修辞手法等之间的关系。 “四十年前早识翁,铁门帘下挹清风”,这两句说,四十多年前早就认识你了,在铁门帘下边,你我共品清风。这里交代诗人结识老人的时间和地点。 “章缝把结投衙去,昨日高谈是梦中”,这两句说,我们用衣领上的针线缝住衣服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彼此欣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全诗共十章,每章都是对朋友的赞美和鼓励,充满了友谊和真诚的感情。 第一章: 罗浮归日执心丧,提奖全辜老法王。 - 罗浮:指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这里指的是诗人回到罗浮山时的心情。 - 执心丧:意为悲痛欲绝。这里指诗人因为看到老朋友离世而感到极度悲痛。 - 提奖:意为提拔、赞赏
注释: 漫将质朴的树木比作珍贵的琼枝(比喻),但它们的根却出自同一棵树,只是生长的时间不同。高大的树干像葵花般高耸,而泥土中的小草却显得微不足道。 译文: 漫不经心地将朴素的树木比作珍贵的琼枝,但它们其实都源自同一棵树,只是生长的时间各不相同。那高大挺拔的树木犹如葵花般高耸入云,而那些在泥土中默默无闻的小草却显得微不足道。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注释: 1. 明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行乐图:描绘太守游乐生活的图画。十二:指一幅幅画。 译文: 解得官钱赎官树,换将官服拜官松。 他年化作甘棠去,留取春郊绿荫浓。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刘让夫明府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行乐图,展现了刘让夫明府的风采和才情。其中,“解得官钱赎官树”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刘让夫明府清廉为政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而“留取春郊绿荫浓”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