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从物外识人豪,鸣鹤求声出九皋。
自是欲闲闲便得,不妨烟雨一停篙。

【注释】

偶从物外识人豪:偶然在尘世之外认识人中豪杰。物外,这里指隐居之地;鸣鹤求声出九皋,出自《庄子·秋水》篇:“齐谐者,志怪者也。”《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意不在鱼,后亦已止。其验在鷇(鸟)子喙间,以观沤鸟之来也。旦视而不见其景,俄然闻雏(鸟)之音:‘嘿(呼)!’咸悦。摇其尾,观兆其首,皆过矣,然后乃去。”九皋,指大水泽边;自是欲闲闲便得:自己想要清闲时自然就能获得;不假烟雨一停篙,意思是不必等雨住了才能停船。烟雨,这里泛指风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张葆羽的怀念与赞美。诗人写自己和张葆羽的相识经过,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及对他人格的敬慕之情。

全诗共四句,第一、二句写诗人与张葆羽的相识经过。“物外”即“物外之间”,指隐居之地。诗人偶然在尘世之外遇到张葆羽这样的人中豪杰,于是便与他交往。“鸣鹤求声出九皋”,这是说张葆羽为人耿直刚烈,不愿阿谀奉承,他像那在深泽里鸣叫的鹤一样,高唱着正义的声音,不肯向权贵低头。第二句用典,说明张葆羽的性格和为人。

第三、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自是”即“自有”,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强调张葆羽的清高。“欲闲”是说张葆羽清高自守,不受世俗污染,所以能够超脱于纷扰之中,得到精神上的自由。“不妨”即“无须”,“烟雨一停篙”,表明张葆羽清高自守,即使天下大乱,他也不会改变他的志向,依然能够安闲地生活下去。

诗人通过对张葆羽性格与为人的描写,表达对这位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自己渴望清高自守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