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这首诗的意思是:面对石师的面壁,却发现自己与他完全不同,原来艮背相呈的是道是谁。识得本来真面目,方知衣石石为衣。 译文:面对石师的面壁,却发现自己与他完全不同,原来艮背相呈的是道是谁。如果能够识得本来真面目,那么石就是石,而石也成为了衣服。 注释:觌面(dí miàn)——面对面。全非——完全不是。艮背(gèn bèi)——八卦中代表山的卦象。道是谁——道家认为万物皆有道
注释: 分付:嘱咐,吩咐。云霞护草堂:以云霞为师,守护着草堂。出门珍重说行藏,意为外出时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旁人痛痒休相管,不要理会旁人的痛苦和痒。好向维摩检旧方,意思是要像维摩诘一样善于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或方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除了嘱咐他要注意安全外,还鼓励他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以便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
注释: 山色宁静地映照在窗边,松树的浓荫高高地笼罩着屋檐。 静默无语,我与谁去谈论,唯有泉水声声,写出了我的孤独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绘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首句“山色静当轩”,描绘出了一幅山色宁静、景色宜人的图画。山色静当轩,意味着山色静静地映照着窗子,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次句“松阴高覆屋”,进一步描绘了一幅松树茂密、遮天蔽日的图画
【注释】 入林:进入树林。疑:怀疑。 城:这里指代城市,比喻树林。 八月:泛指夏季。盛夏:炎热的夏天。 晓来:早晨。 急起:急忙起床。 看花架:欣赏盛开的花。 【赏析】 《喜雨》诗是一首描写夏日喜雨的佳作。诗人以人入林、入城比喻进入树林,写自己刚到树林时的感觉,好像误入了一座城池,而树林中的树荫,则像一道道屏障,遮挡住了炎炎烈日,使人感到凉爽。“八月如盛夏”,写出了夏天的特点,突出了夏天的炎热
【注释】 华亭渡:古渡口,在今安徽宣城泾县西南。华亭,唐时县名。 古渡三更月: 三更,半夜。古时以夜分为五更,一、二为鸡鸣,三、四为平旦,五、六为日出,七、八为日中,九、十为黄昏,十一为夜半。 芦花两岸秋: 芦花,指芦荻。芦荻丛生于河湖岸边,秋季枯黄如芦花。 生平羡鱼意,分付水东流: 比喻自己一生羡慕像庄子那样“乘云御风”自由自在地游历四方,但只能寄寓心愿于江水的东流不息之中。 【赏析】
注释: 选佛须有缘,选官须有钱。 —— 选择佛像和官员都要有缘分和财富才行; 选石两不取,吾心贵自然。 —— 我在石头上都不选择,我的心只看重自然。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以一叶扁舟在江面上缓缓行进为主题。诗人坐在船舱里凝神静思,忽然看到江边的一块大石,他立刻联想到了“选佛”与“选官”的典故,于是有了这首七言绝句。 “选佛”,指参禅拜佛,以求解脱人生烦恼。“选官”,指当官,以求仕途顺利
【注释】: - 秋明:秋天的明亮。 - 水阁:水边的楼阁。 - 霜气:霜冻的气息。 - 枫林:枫树成林,泛指深林。 - 沙为岸:沙滩作为岸边。 - 西峰又夕阴:西边的山峰又被夕阳染上了阴影。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秋天景色的美丽和宁静。首句“秋光明水阁”描绘出一幅明亮而宁静的画面,阳光照亮了水边的小楼。第二句“霜气入枫林”则引入了一种寒冷的氛围,霜冻的气息弥漫在深林之中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意象、意境、手法、炼字等角度分析作答,还要读懂全诗意思,体会诗歌情感。“独坐倚山阁”“山深树影重”是一幅画,诗人通过写景表现自己的孤高之情,“云外两三峰”是诗人的寄情之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客心何所寄”一句点出主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答案】 释义:独自静坐于山中阁楼,远处群山重叠,树木苍翠。我内心孤寂
【注释】 赏菊:欣赏菊花。终岁(zhòu suì):整年。花正开:花朵盛开,指菊花盛开的季节。黄金:喻指菊花。白首(bái shǒu):头发花白,指年纪大了。怜才:同情才华横溢的人。 【译文】 整年勤于动笔,凛冽的秋风把菊花催开了。 菊花不羡慕黄金,白发人更爱惜它。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菊诗。开头两句写诗人一年四季都在勤于写作,尤其是到了深秋时节,菊花盛开,诗人更是心潮澎湃,难以平静。三
【赏析】 此诗是写菊花的。首句“扫地风尘色”,以拟人手法写菊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犹如一位不惧世事、洁身自好的高士。次句“孤芳只自持”则是说菊花虽无绿叶相衬,但能独自散发出沁人的清香,使人在寒风中也感到一丝丝暖意。第三句“无人知此意”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他只能通过赏菊来寄托自己的情怀;第四句“使我忆攒眉”则进一步说明菊花的香气使诗人情不自禁地皱眉沉思。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