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大枢
《紫竹洞》 紫竹洞,岩扉长不掩,紫竹护仙宫。有客来清啸,翛然嶰谷风。云收千嶂雨,花发四时丛。龙杖终当策,何方访葛洪。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紫竹洞,岩扉长不掩,紫竹护仙宫。” - 注释: 描述了一个隐藏在山中、被紫竹环绕的秘密之地。 - 赏析: 此处通过紫竹象征神秘与保护性,暗示进入此地的人将进入一个只有仙人才能访问的领域。 2. “有客来清啸,翛然嶰谷风。” - 注释:
塞下曲 汉戍出萧关,西行万里艰。 黄云霾陇坂,白日曀阴山。 疏勒经年往,玉门几岁还。 惟应青海月,常得照离颜。 译文: 在汉朝时,边关的守军从萧关出发,向西行进万里之遥。黄云弥漫在陇山的坂上,白日被遮蔽在阴山之中。他们经过一年的时间才到达疏勒,几年之后又返回玉门。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只有在青海的月亮能够照亮他们离别的心情。 赏析: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注释】 过长沙吊贾太傅:路过长沙去吊祭贾太傅。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曾为汉文帝的侍中,后因遭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政事堪流涕:治理国家的事,使我感到悲伤而泪流。堪,能。流涕,流泪。 南迁一疏分:南迁时,他给皇帝的奏疏被分开了。南迁,指贾谊从长安(今陕西西安)被贬谪到长沙。 猜疑蒙白日:猜疑蒙蔽了太阳,比喻谗言陷害,令人伤心。蒙,覆盖,遮蔽。 卑湿堕青云:卑湿之地,低处尘埃,难以达到高远之处
【赏析】 此诗是登大科峰绝顶而作,诗人在诗中描绘了山中景色,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首句“高峰云外跻”,写诗人登山之难,高峻的山峰仿佛云中一样难以接近。 次句“胜绝此樵西”,“樵”字用得极为巧妙,既指人,又暗指樵夫砍柴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中之景。 第三句“茶径千畦上”,写山路两旁种植着茶叶,茶农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在路旁。 第四句“村烟几处迷”,写远处村庄里袅袅升起的炊烟,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解析】 (1)《夏日偕诸弟泛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为五律形式,首句点题“泛舟”,中间四句写泛舟所见之景,末句写泛舟时的感受。 (2)全诗描绘了夏初泛舟的情景。诗中写天气炎热,云彩高远,雨点飘落。在行苇之上,听到急促而响亮的水声;在刺桐之下,看到阴郁的余光。停舟于浅水渚边,载酒出深丛中,感到新凉宜人,溪边的棠梨在晚风中摇曳。 【答案】 (1)译文:炎炎烈日,阳光照耀着遥远的空际
诗句释义 1. 秋闺寒不寐 - 秋天的闺房中,因为天气寒冷而无法入睡。 - "秋闺":指女子的居所,这里特指女子的卧室。 - "寒不寐":形容因天气寒冷而难以入睡。 2. 中夜理衣裳 - 夜晚时分,在床前整理衣物。 - "中夜":深夜。 - "理衣裳":指整理或更换衣被。 3. 裂帛开朱匣 - 用剪刀剪开丝绸制成的红色盒子。 - "裂帛":撕裂丝绸。 - "开朱匣":打开红色的箱子或盒子
【注释】 过湘阴吊三闾大夫:过,经过;湘阴,地名。三闾大夫,屈原的自称,因称屈原为三闾大夫。 放逐堪谁诉:放逐(贬谪),谁能诉说?堪,能够。 孤忠只自知:只有自己心里清楚。孤忠,指忠诚。 美人空怅望:美人,代指贤人或美女。怅望,失望而怅然。 公子敢言思:公子,这里指楚怀王,楚怀王曾派屈原出使齐国。敢,怎敢。 兰忍宁终弃:兰,比喻贤人、美女,也用来形容香草。忍,岂能容忍!终弃,最终被丢弃。
诗句释义 1 小小檐间燕:描述的是燕子在小檐下筑巢的场景,“檐”指的是建筑物的屋檐。 2. 翁翁傍母飞:这里使用“翁”和“翁”来形象地描述燕子的父母一起飞翔的景象,突出了家庭和谐的氛围。 3. 弄音喧绣幕:描述燕子在绣着花纹的窗帘上鸣叫的声音,“弄音”表示模仿鸟声。 4. 学舞戏春晖:燕子似乎在学习舞蹈以娱乐春天的阳光,这里的“戏”意味着嬉戏。 5. 拾絮穿花过
塞下曲 玄漠风沙迥,防胡列汉兵。 才乘光禄塞,复逼右贤营。 玉剑连星出,金笳带月鸣。 谁怜万里外,辛苦为长城。 注释: 1. 玄漠风沙迥:玄漠,形容风沙很大,迷漫无际。迥,远。 2. 防胡列汉兵:防御匈奴入侵的汉军。 3. 才乘光禄塞:刚刚经过光禄塞。光禄塞,地名,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境内。 4. 复逼右贤营:又逼近了右贤营。右贤营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边防军事基地
塞下曲 戚戚去乡里,遥遥上塞垣。 秦城百战地,汉垒万年屯。 牧马逢秋下,乘墉彻夜奔。 从来边戍苦,不敢怨中原。 注释: 1. 戚戚去乡里:指离开家乡时心情沉重。戚戚,悲伤的样子。 2. 遥遥上塞垣:遥指远方的边塞城墙。 3. 秦城百战地:指曾经发生过许多战斗的秦国城池。 4. 汉垒万年屯:指汉朝的长城要塞,历经万年。 5. 牧马逢秋下:指在秋日牧马的情景。 6. 乘墉彻夜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