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韶
【注】 江行杂咏:在旅途中,看到江边的树木,有感而作。孤松生广陌,萧瑟盘高枝;上垂百尺萝,下瞰长江湄。 迢迢经岁远,郁郁凌霜姿。 匠石去不顾,令人怀伤悲。 感兹烈士心,游行时苦饥。 安得为君采,持作栋梁规。 孤松:指松树。生广陌:生长在宽阔的道路上。 萧瑟盘高枝:萧瑟,指松树的叶子。盘高枝,即盘旋在高高的树枝上。 上垂百尺萝,下瞰长江湄:上垂百尺萝,指松树的枝干上挂着许多藤萝。下瞰长江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翻译和赏析: 第1句: - 诗句: "岧峣山色倚天开" - 翻译: 巍峨的山峰颜色鲜明如同天际张开。 - 注释: “岧峣”形容山势高峻,“倚天”意味着山峰直插云霄。 第2句(译文): - 诗句: "幽思云中不易裁" - 翻译: 在云雾缭绕中沉思难以用言语描述。 - 注释: “幽思”指深长的思绪或内省,“云中”比喻思绪飘渺不定
【译文】 君子有所思而行 延伫长安路,宫阙富逶迤。 金张侈甲第,卫霍列钟彝。 笙歌恣游猎,佳冶艳芳姿。 千金遑自惜,饮博相追随。 罗绮遍街巷,驺御满江陂。 秀美王家子,疏豪世禄儿。 空囊从所好,罄产亦奚辞。 荣华有代谢,势位竟盈亏。 回首惟尘迹,欢娱徒暂为。 无令叹世者,啧啧动吁戏。 【注释】 1. 君子:这里指诗人的自称。 2. 延伫:徘徊,逗留。 3. 长安:古代都城,今陕西省西安市。 4
【赏析】 《江行杂咏》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十首,内容多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高远。此诗为组诗的第四首,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崇山峻岭和深广的江海,表现了诗人对知己的深情。 首联“崇山削千仞,江海邈已深”,开首两句即点出所处之地——高山与大海,以高山比诗人的志向,以大水代长江,以大江代表广阔的世界。崇山之高、江海之远,既写出了诗人的胸怀气魄,又表现出他对自己前途的坚定信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所作,内容如下: ``` 几年忧国鬓成丝, 涨海烟尘病不支。 三至故应投织杼, 千金何意泛鸱夷。 生平意气怜谁在, 华发勋名忆往时。 莫以冥鸿兴远慕, 鼓鼙今更重相思。 ```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几年忧国鬓成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多年来忧虑国家的状况,连他的头发都因忧虑变得稀疏了。这里的“忧国”指的是对国家的担忧和忧虑
谒李忠简公祠 高台晴倚玉芙蓉,灏气遥连海上峰。 名第先朝留翰墨,芳传昭代见仪容。 重溟日丽文长在,断壁云深藓自封。 千载衣冠还此地,满天波影吼鱼龙。 注释: 1. 高台晴倚玉芙蓉:形容公祠建筑的高大和美丽,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上的玉芙蓉。 2. 灏气遥连海上峰:形容公祠所在的环境气势宏大,与遥远的海上山峰相连。 3. 名第先朝留翰墨:指李忠简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崇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字记录。 4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抒情诗。全诗以“招隐”为题,通过描绘山林的幽美景色,来表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①首联:北风起高陵,商声振林木。北风刮起时,树林里的树叶被吹得沙沙作响,发出商音。 ②颔联:林木日萧疏,曦阳照空谷。随着北风的到来,树木逐渐稀疏,阳光照耀着空旷的山谷。 ③颈联:中有避世人,抗志守幽独。隐居之人躲避尘世,坚守自己的志向,过着孤独的生活。 ④尾联
《厓门吊古》是明朝诗人区大伦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第1句:“陆沉宇宙一征航,瘴海微茫失大荒。” - “陆沉”指的是陆地被水淹没。这里比喻国家或地区陷入困境。 - “宇宙”指整个世界。这里的“一征航”表示一次出征或远行。 - “瘴海”是指湿热之地,瘴气弥漫的大海。此处形容地理环境的恶劣。 - “失大荒”表示失去了广阔的领土或疆域。 2. 第2句:“南北有天皆死所
【注释】 蓬莱:指仙境。高阁:高耸的楼阁,这里比喻少保的官位或地位。风尘:指战乱。 万里犹存报国身:在万里之外还能留存下为国家献身的身体。 贫去只应怜燕雀,功成宁复问麒麟:人一旦贫穷,只能怜悯燕雀般地自得其乐;而一旦功业成就,又何必再像麒麟那样受人尊崇呢? 将军老计堪全胜,保相深恩是近臣:将军年岁已高,仍可以制定出周密的计谋来确保胜利;而作为皇帝的亲信大臣,受到深厚的恩宠。 法网重伤文吏议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栖迟晴色敞郊扉,杳霭流光接翠微。 - [注释] “栖迟”意为停留;“敞郊扉”意指打开郊外的门扉;“晴色”指晴朗的天气;“杳霭”形容雾气缭绕的样子;“流光”即流动的光芒;“翠微”指青翠的山峦。整句诗描写了诗人在晴朗的日子里,打开了通往山林深处的门扉,漫步在山中。 - [译文] 在晴朗的日子里,诗人敞开门扉,步入那片被阳光照耀的美丽山林,四周笼罩着淡淡的云雾,与远处青山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