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生广陌,萧瑟盘高枝。
上垂百尺萝,下瞰长江湄。
迢迢经岁远,郁郁凌霜姿。
匠石去不顾,令人怀伤悲。
感兹烈士心,游行时苦饥。
安得为君采,持作栋梁规。

【注】

江行杂咏:在旅途中,看到江边的树木,有感而作。孤松生广陌,萧瑟盘高枝;上垂百尺萝,下瞰长江湄。 迢迢经岁远,郁郁凌霜姿。 匠石去不顾,令人怀伤悲。 感兹烈士心,游行时苦饥。 安得为君采,持作栋梁规。

孤松:指松树。生广陌:生长在宽阔的道路上。 萧瑟盘高枝:萧瑟,指松树的叶子。盘高枝,即盘旋在高高的树枝上。

上垂百尺萝,下瞰长江湄:上垂百尺萝,指松树的枝干上挂着许多藤萝。下瞰长江湄,指从下面俯瞰长江的岸边。

迢迢经岁远,郁郁凌霜姿:迢迢经岁远,形容时间久远。郁郁凌霜姿,意谓松树虽长年经受风雨侵袭,但依然挺立不倒,具有坚韧的精神。

匠石去不顾,令人怀伤悲:匠石,指雕刻工匠。去不顾,意思是说雕刻工匠离去之后,没有人再进行修补。令人怀伤悲,意味着人们因此而感到悲伤和惋惜。

感兹烈士心,游行时苦饥:感兹烈士心,表示人们被松树坚韧不屈的精神所感动。游行时苦饥,指人们在游览过程中,因为饥饿而感到难受。

安得为君采,持作栋梁规:安得为君采,意为如何才能为君主采集这些松树来制作房屋和桥梁呢?持作栋梁规,指用它们作为建筑的支柱和骨架。

【赏析】

此诗写松柏之志,以松柏自比,抒发了作者对于坚持节操、不为外物所动摇的高风亮节的颂扬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苍凉雄壮,风格沉郁顿挫,感情激越奔放而又不失含蓄内敛之美。

首联“孤松生广陌,萧瑟盘高枝。”诗人描写了松树生长在广阔无垠的大道之上,枝叶繁茂而高耸入云。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松树的自然风貌,又表现了诗人对松树的喜爱之情。

颔联“上垂百尺萝,下瞰长江湄”进一步描绘了松树与江边的景致相映成趣的景象。这里的“萝”,指的是松树的枝叶下垂到地面,如同绿色的丝带一样。“江湄”,指的是江边的岸边。这句诗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和环境氛围。

颈联“迢迢经岁远,郁郁凌霜姿”则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松树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这里的“迢迢”形容时间久远,“郁郁”则表达了松树的生机勃勃和顽强不息的特点。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松树的形象特征,还表现了诗人对于松树精神的高度赞扬和崇敬之情。

尾联“匠石去不顾,令人怀伤悲”则以雕刻工匠离去后无人修补的情景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松树坚韧精神的怀念和惋惜之情。这里的“匠石”指的是古代的雕刻工匠,“顾不顾”则表示他们离去之后不再关注和维护这些珍贵的文物。这句诗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松树坚韧精神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感兹烈士心,游行时苦饥”则是诗人对自身的感慨和自省。这里的“烈士心”指的是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游行时苦饥”则表达了诗人在旅行途中因饥饿而产生的困扰和无奈之感。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生动描绘和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坚毅品质的高度赞誉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