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麟
踏青无限好,江头二三月。 赏析: “踏青无限好,江头二三月。”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在春天的某一时刻,踏青于江边,正值二三月之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这里的“踏青”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美的赞美。 “恨杀浔阳风,吹郎下三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离别的哀愁。浔阳风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春天的风
昨夜芙蓉花, 缘堤一时发。清波照玉腕,下有双罗袜。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采莲图景。诗中通过芙蓉花的盛开、水面的反射以及莲叶和莲子的形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宁静美丽。诗人巧妙地运用色彩和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更加鲜活,同时也表达了对江南风光的喜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的把握与赏析。首先要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运用的艺术手法,最后再进行总结评价。此题要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同时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1) “江陵女”即《江陵愁望寄子安》:“日暮江天雪,洞庭孤月明。”“女郎大堤游”意思是说:女郎在大堤上游玩。大堤,即秦淮河上的长堤。“江陵女”中的“江陵”,指江宁,古南京。 (2) “顾影各言好”
黄鹄参天飞,高高上寥廓。 游戏青云中,那能顾燕雀。 黄鹄歌二首注释: 1. 黄鹄参天飞,高高上寥廓。黄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型猛禽,它的出现象征着力量和威严。“参天飞”表示黄鹄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不受任何束缚,展现出无比的力量和勇气。“高高上寥廓”则进一步强调了黄鹄的高贵地位,它不仅在空中翱翔,还俯瞰着整个天地,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2. 游戏青云中,那能顾燕雀。黄鹄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注释】 白石:指山名,在今安徽歙县境内,有“黄山白石”之说。 【赏析】 这是一首写男女幽会的诗。首句点明二人的住处,次句表明两人的邂逅,三、四两句是他们幽会的情景。全篇以“宛若旧识”为线索,表现了男女幽会时的心情和环境。 这首诗的构思很奇特。一般地说,诗人在描写男女幽会时,总是着重于他们见面时那种激动的心情,以及幽会的环境,而这首诗却不同,它没有正面去写男女相见时那种心跳加速,魂飞魄散的情景
注释1:采莲,采摘莲花。复采,再采。摇荡,船在水面上摇晃。木兰,荷花的别名。船,泛舟。 注释2:罗裙,女子穿的彩色裙子。色倍鲜,颜色比平时更鲜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夏日采莲女的画面。第一句“采莲复采莲”,表达了她们对采莲的喜爱;第二句“摇荡木兰船”,则展现了她们在湖面上划船的快乐。而第三句“日暮湖头雨”,则是描绘了夏日傍晚时分的雨景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古诗文名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一些常见的名篇名句,还要对课内知识有牢固的掌握,才能更好地完成题目,对于课外字词要借助工具书来理解,同时要注意分析字词的语境义。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要求学生既要熟悉诗文内容,又要了解诗文写作背景
《莫愁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伯稠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第一首: - 莫愁在何处:询问莫愁姑娘的下落或所在地。 - 石城西南弄:描绘了莫愁所处的地理位置,石城即南京,西南指西边。 - 手携卢家郎:“卢家”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贵族家庭,“郎”指年轻男子,这里描述的是莫愁牵著她的情人的手。 - 吹箫跨双凤:形容莫愁的优雅和才艺。 2. 第二首: - 手携卢家郎:与第一首相同
不乘估客舟,不知估客乐。 十万荆州娘,红妆照罗幕。 译文: 不乘坐那些载着商人的小船,就不会了解那些船上的人是如何度过他们的生活的;在那些小船上,你可以看到数以万计的来自荆州的年轻女子,她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在华丽的帐幔下,如同美丽的画卷一样。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群商船中的估客生活,以及他们在船上的生活状态和对生活的感受。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好奇和向往
娇女诗 莫愁年少女,十五嫁卢家。雕梁双紫燕,白日坐飞花。 注释与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在十五岁时嫁给了卢家的情节。 - “莫愁年少女”中的“莫愁”意味着这位女子的名字,暗示着她的年轻和美丽。 - “十五嫁卢家”则展示了她的青春岁月即将结束,即将开始新的生活阶段。 - “雕梁双紫燕”形容梁上的燕子,象征着生活的繁荣和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