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应麟
【注释】李惟寅:即北宋的李觏,字泰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 芙蓉:荷花。 “为有谪仙人”:意为“因为有谪仙(李白)在此”。 【赏析】 《题李氏山房三十八咏》是一首七言律诗,共三十八句,分为三十六韵,每韵两句,全诗押平声韵。此诗首联写阁高耸入云;颔联以“芙蕖”喻李氏山房,赞其高雅脱俗;颈联赞美李氏山房主人的高风亮节;尾联抒发对李氏山房主人的崇敬之情。 芙蓉阁:指李氏山房中的一座阁楼
在解析这首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胡应麟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胡应麟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学者,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而且他的学识和才情也得到了当时文人的高度评价。胡应麟曾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其作品《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等都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造诣。 胡应麟的诗作以五言绝句最为著名,此诗《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十二
【解析】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九 浣花池注释: ①方池六尺强:“强”通“豇”,一种细长的茎,这里指直径。 ②风吹众芳堕:风吹落了众多的花朵,形容风力大。 ③杜陵翁: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世称杜陵老人,后人又称他为杜少陵。 ④扶藜石栏坐:扶着藜杖在石栏杆上坐着。藜,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互生,有香气,味苦,可入药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涵虚阁 平湖千丈宽,中有涵虚阁。 静夜时推窗,星辰四檐落。 译文如下: 在广阔的湖面之上,有一座高耸入云的楼阁,那就是“涵虚阁”。夜晚安静的时候,我推开窗户,可以看到星星从楼阁的屋檐上落下。 注释如下: - 涵虚阁(hán xū gé):这座楼阁的名字,寓意着其宽广、深邃的意境。 - 平湖千丈宽:形容湖面广阔,如同千丈之深。 - 中有涵虚阁:指的是在这宽阔的湖面上
【注释】惟寅:即李惟寅,字子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历官尚书吏部侍郎、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集贤殿大学士等职。山房:指李惟寅的书房。清风馆:是李惟寅的别墅名。三十八咏:指《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其五:这是其中的第五首诗。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李惟寅山房清风馆的赞美。“一径入深篁,翛然碧云堕”,写走进山房时所见景象。竹林里有一条小路伸向深处,竹子郁郁苍苍
【注释】: 爱:喜爱;柴关:柴门;麋鹿:指山中的麋鹿。 涛声:指波涛汹涌的江水声。 空谷:指寂静无声的山谷。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李惟寅家所作,题作“松关”。这是第三十八咏的第二首。前一首题为松窗,写的是松窗夜静,只有松风呼啸,明月高悬。而本首《松关》,则是写松林中一户人家,主人喜欢山林,他爱这松风吹拂,柴门紧闭只容麋鹿往来。他白眼四无人,面对浩渺无边的江湖、涛声震天的江水,只有空谷中的回音
注释:我模仿园中的步兵,筑起高台五千丈。在清凉的夜晚,我啸声嘹亮,声音流荡在万峰之上。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作者对李惟寅山房清啸园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诗中以“为园学步兵,筑台五千丈”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李惟寅山房清啸园的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接着,“清夜啸声流,冷然万峰上”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清啸的声音在万峰之上回荡的情景,让人感到宁静而深远
【注释】 李惟寅:字周度,宋时人。山房三十八咏,应为《题李周度山房三十八咏》,诗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左右。藏真洞:指玉真观,在浙江天台县。李惟寅曾官至知州,故有“玉真”之称。空谷四无人:意谓深山中只有他一人。恍惚:形容迷茫、恍惚的样子。天台路:指南朝时天台山道士陶弘景隐居处。两玉真:指陶弘景与王远知。二人同师许迈。王远知曾得陶弘景所传的《仙经》等书,陶弘景曾寄书王远知,劝其修炼成仙。
【解析】 题李唯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十 拱辰阁 危栏跨长空,星辰俯手拾。独有紫薇垣,可望不可即。 注释:在拱辰阁上,栏杆跨越着高空,抬头仰望天空中点点星光,伸手就可以摘到。而那只有皇帝才能居住的紫薇宫,只能远远地望见,却不能真正走近。赏析:诗人站在高处,遥望着远处的紫微宫,只见它高耸入云,宏伟壮观,令人神往。但因距离遥远,无法靠近,只能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达了诗人对紫微宫的敬仰之情和向往之意。
注释: 先月台:在山房的东侧,可以观赏到月亮升起的情景。中天:指月亮高挂在天空中。九千尺:形容月亮的高度。薄暮:傍晚的时候。海东云:大海东边的天空中的云彩。先送嫦娥入:指月亮先于月亮进入东方天空,预示着月亮即将升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月亮升起来的诗词。诗中描绘了月亮的高悬和其带来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