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池六尺强,风吹众芳堕。
时有杜陵翁,扶藜石栏坐。
【解析】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九 浣花池注释:
①方池六尺强:“强”通“豇”,一种细长的茎,这里指直径。
②风吹众芳堕:风吹落了众多的花朵,形容风力大。
③杜陵翁: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世称杜陵老人,后人又称他为杜少陵。
④扶藜石栏坐:扶着藜杖在石栏杆上坐着。藜,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互生,有香气,味苦,可入药,古人常用作行路时驱虫的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诗歌。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写景。
首句“方池六尺强”,写池子的尺寸和形状。
第二句“风吹众芳堕”,写风势之猛烈、风力之大。
第三句“时有杜陵翁,扶藜石栏坐”,写一位老者,坐在石栏杆上,悠闲自在地赏景。“杜陵”指的是杜甫,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扶藜”,“扶”,即扶着;“藜”,是一种草,叶子可以制笔,茎可以制酒。所以,“扶藜”就是手拄着一根藜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时有一位老者,他手拄着藜杖,正在石栏杆上悠闲自在地欣赏美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一个宽阔的水池,周围种满了鲜花,一阵大风刮来之后,花瓣纷纷落下。一位老者正手拄着藜杖,坐在石栏杆上欣赏这美丽的景色。作者通过对这幅画面的精彩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这位老者的形象,展现了他的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