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了解诗中所写的内容,再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含意。 “卞庄已睨斗於菟,荛论方规逐五胡”,这句的意思是说:当年卞庄已经用目光看着那凶猛的老虎,而当时人们正在讨论着如何驱逐那些侵略者的异族。这里的“卞庄”是一个典故,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文公曾与楚军作战,楚王问他:“楚国有卞庄子这个人吗?”晋文公回答:“他的眼睛像猛虎一样锐利
【注释】 咏史:这首诗是借古喻今,借咏孙皓入洛阳、后庭花事,暗讽南朝统治者对北朝强敌的畏惧。“铜驼”指铜铸骆驼,在洛阳市东,因建都于此而名。《晋书·索靖传》载:“武帝定中原,金城人张华见洛阳宫室壮丽,叹曰:‘此复是铜驼荆棘生矣!’”。《晋书·石勒载记》:王浚为晋所败,石勒遣杜洪督诸将攻之于寿春,呼为“贼”,谓其无道也,不谓之“虏”,盖以其为晋臣也。杜洪还洛,至金墉城,见郭默,默迎拜于道
千里莼羹七里尸,两般滋味岂难知。 注释:千里的莼菜汤与七里的死人尸体的味道,两种滋味哪能不让人去品尝呢?建春不幸成了繻葛,割尽了流苏定下了此时。 译文: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吃着莼菜羹,感受着七里长的尸体味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滋味难道不是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吗?建春不幸变成了繻葛,为了割尽流苏而确定了现在的时刻。 赏析:这首诗是咏史诗。首句以“千里莼羹”
【注释】 咏史 :诗篇,诗歌的一种。 石勒王弥尚未昌:石勒是后赵开国皇帝,他的儿子石虎篡夺了后赵的皇位,自称大成帝,年号“建平”,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后赵”。王弥是后赵末代皇帝的侄子。 东南先有顾丹阳:顾荣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在吴国时为丹阳尹,故称顾丹阳。 淳于:人名。 未必江东只许长:指顾荣虽然才华出众,但被东晋朝廷所不容。 【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为题,借古讽今
【注释】 1. 咏史:即咏古,以古为鉴。 2. 尺鲤何曾到贾充:贾充是晋武帝时的权臣,《晋书·贾充传》说他“尝乘羊车,陆道至金城,前驱言逢贾公闾(人名),充不觉下羊车拜之”。贾充的车夫说“贾公闾”时用的是“羊车”这一代称,但后来人们却误以为贾充的车上有“鱼”,所以这里用“尺鲤”来表示。 3. 太阿曾拟血王戎:据《晋书·王衍传》,王衍“常谓人之相,何必长眉、大口、高鼻、多须,皆似太山样。又云
【注释】 1. 君王祖述竹林风:晋朝时期,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专权,为了笼络人心,他们标榜清谈,崇尚老庄。当时有“正始之音”之称,而魏晋玄学的兴起,又被称为“竹林风”。这里指司马氏父子标榜的所谓“竹林风”,实际上是以清谈为幌子,行篡夺之实。 2. 竹叶纷纷插满宫:这是说司马氏的后代在皇宫中大肆宣扬自己的祖先如何清高,实际上却是祸乱天下。 3. 祸乱古今惟晋酷:晋朝是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诗句释义】 1. 白额长蛇已就勘:指贾似道,“白额”是指其额头有白色,“长蛇”是说身材修长。“已就勘”即已经处理完,“勘”为处理、处置的意思。 2. 不知贾郭更难堪:贾似道和郭京都是南宋时期奸臣。“难堪”意为难以忍受,难以面对。 3. 五等还应有第三:这里指的是在等级制度中的第五等级(即最低等级),还有更高的等级存在,即所谓的“官本位”。 【译文】 白额长蛇已经处理完(贾似道)
注释:晋朝的家国局势如同江河崩溃,忘记了吴地的好月和波涛。请不要把李膺与二陆相比,因为思乡之苦胜过了鲈鱼之美味。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诗。首联“晋家事势若崩河,忘却吴松好月波”是说晋朝的家国局势如同江河崩溃,而人们却忘却了吴地的好月和波涛。诗人借用这一比喻,表达了对晋朝覆亡的感叹。颔联“莫把李膺夸二陆,思鲈羡鹤不曾多”则是诗人对当时文人墨客的讽刺和批评。他告诫人们不要过分吹嘘自己的才华和地位
```plaintext孟观孙秀尚同寅,足了优游卒岁身。 牛斗豫章才尺五,中台何事不关人。 ```
【注释】: 惠帝:指晋惠帝,姓司马,名衷,是晋朝的一位皇帝。 龙(róng)九:指代皇帝的仪仗。翁仲(zhǒng):即翁叔,传说中的一个勇士。 罔(wǎng):同“惘”,茫然。 崇(chóng):指高崇,字彦通,东莱郡掖县(今山东掖县西)人。 何当:何时,哪一天,怎么能够。破无:破灭。 赏析: 《咏史》一诗通过描写历史人物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慨。诗人借古讽今,以历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