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泥头入洛阳,后庭夺目万红妆。
铜驼北去还西徙,不怨荀冯怨杜张。
【注释】
咏史:这首诗是借古喻今,借咏孙皓入洛阳、后庭花事,暗讽南朝统治者对北朝强敌的畏惧。“铜驼”指铜铸骆驼,在洛阳市东,因建都于此而名。《晋书·索靖传》载:“武帝定中原,金城人张华见洛阳宫室壮丽,叹曰:‘此复是铜驼荆棘生矣!’”。《晋书·石勒载记》:王浚为晋所败,石勒遣杜洪督诸将攻之于寿春,呼为“贼”,谓其无道也,不谓之“虏”,盖以其为晋臣也。杜洪还洛,至金墉城,见郭默,默迎拜于道,洪下车答拜。杜洪谓郭默曰:“君为明帝旧臣,何故助贼?”默曰:“我昔受官命,今欲以死奉国。”杜洪惭而退,语人曰:“吾知杜武库(即杜洪)有胆,然终不能下拜。”杜洪至长安,司马睿以为尚书左仆射。又《晋书·刘聪载记》:刘聪使石勒攻邺,闻汲郡人石勒在并州起兵,遂杀其刺史而徙之。
【赏析】
这是一首用典的诗。诗前半部分写孙皓入洛阳和后庭花事,暗讽南朝统治者对北朝强敌的畏惧;后半部分则写石勒与杜洪的故事,借以说明自己的遭遇。
首句“孙皓泥头入洛阳”,是说孙皓带着大批随从,像泥块一样进入洛阳。这一句既写孙皓入洛阳的情景,又写出了洛阳的繁荣景象。次句“后庭夺目万红妆”,是说孙皓入洛阳后,他后庭的美女们打扮得五彩缤纷,十分耀眼。这一句既写美女们的美貌,又写出了洛阳的繁华景象。
第三句“铜驼北去还西徙”,“铜驼”,是东汉灵帝时洛阳铸造的一种铜兽。“北去”是说铜驼往北方去了,“西徙”是指铜驼又往西迁移。这一句既写了铜驼的变迁,又暗示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不怨荀冯怨杜张”,是说孙皓并不怨恨荀彧、曹操等人,反而怨恨杜如晦、赵云等人。“荀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两位谋士,他们都是辅佐曹操建立曹魏政权的重要人物。“杜张”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两位著名将领,其中张飞、张辽是刘备帐下的猛将,而马超则曾为曹操所用。这一句既表现了孙皓的无能,又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这两位英雄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