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庄已睨斗於菟,荛论方规逐五胡。
莫把乱华罪夷狄,鲜卑臣节过猗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了解诗中所写的内容,再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含意。
“卞庄已睨斗於菟,荛论方规逐五胡”,这句的意思是说:当年卞庄已经用目光看着那凶猛的老虎,而当时人们正在讨论着如何驱逐那些侵略者的异族。这里的“卞庄”是一个典故,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文公曾与楚军作战,楚王问他:“楚国有卞庄子这个人吗?”晋文公回答:“他的眼睛像猛虎一样锐利。”后用为比喻眼光敏锐的人。“於菟”指老虎。“莫把乱华罪夷狄”,意思是:不要因为混乱了华夏文明就把责任推到少数民族头上。这里强调的是民族大义,反对以夷灭华的思想,也表明了诗人的民族观念。“鲜卑臣节过猗卢”,这句话的意思是:鲜卑族的首领檀石槐曾对北魏的国君献上了贵重的礼物,表示臣服,并要求与北魏结好,后来檀石槐被封为“魏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檀石槐这种以礼相待的外交策略的赞赏。
【答案】
译文
卞庄已经用目光看着那凶猛的老虎,
而当时人们正在讨论着如何驱逐那些侵略者的异族。
不要因为混乱了华夏文明就把责任推到少数民族头上,
鲜卑族的首领檀石槐曾对北魏的国君献上了贵重的礼物,
表示臣服,并要求与北魏结好,后来檀石槐被封为“魏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人在诗中首先引用了晋文公与楚王的对话,以此来说明历史上曾经有过以武力征服异族的历史现象。然后诗人用“莫把乱华罪夷狄”这一警句来强调自己的观点,认为不应该将责任推给少数民族。最后诗人又提到了鲜卑族的首领檀石槐与北魏结好的事件,以此来赞美其以礼相待的外交策略。